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快速掌握考核精要第七章新教学

第七章 教学(上)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意义与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

在教育目的规范下,学生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和培养,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

教学作为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 二、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 三、教学的任务

(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1.发展学生的智力; 2.发展学生的体力; 3.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四)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一)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二)教学过程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二、教学过程的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条件。第一,传授给学 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第三,重视教学中学 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三、教学过程的结构

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 的不同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形成清晰的表象和鲜明的观点,为理解抽象概念提供感性 知识的基础并发展学生相应的能力。

第二,理解教材,形成科学概念。

理解教材可以有两种思维途径:一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二是从已知到 未知,不必都从感知具体事物开始。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2)注意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要割裂;

(3)每个阶段的功能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第三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述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 准则。 (二)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使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