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课程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一、美苏“冷战” 1.背景
(1)二战后期确立的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
(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也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2.序幕
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 3.标志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4.表现 政治 美国的政策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 国务卿马歇尔提出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1949年,美、英、法等国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北约组织成立 苏联的对策 经济 1949年,苏联等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1955年,苏联和波兰等国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华约组织 军事 二、“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1.基本特征
“冷战”开始后,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军事包围,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2.主要史实 (1)德国分裂:
①二战后,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
②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2)朝鲜战争:
①二战后,美、苏两国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朝鲜。
②朝鲜分裂:后来在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分别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③抗美援朝: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抗美援朝,打败了“联合国军”。 (3)越南战争:
①二战后,越南人民英勇抗击,迫使法国殖民者撤出。
②1961年美国发动对越南的侵略战争,1973年美军被迫撤出越南。 (4)古巴导弹危机:
①1962年,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 ②美国武装封锁古巴,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
1.面对二战所导致的世界格局的变化,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发出过这样的感慨:“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反映了怎样的格局变化?
二战彻底打破了数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促使世界历史从一个欧洲列强主宰的旧时代,逐步过渡到一个两极格局的新时代。
2.两极格局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1)一个核心:“冷战”。
(2)两大特征:以美苏对抗为标志;斗争形式以“冷战”为主,热战为辅。 (3)三个领域:政治、经济和军事。
(4)四大影响:德国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 3.下面漫画反映了“冷战”期间的哪一事件?
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各国。
…………主题一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材料二 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马歇尔于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1)据材料一分析杜鲁门的立场及实质。
(2)为“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重大举措的本质目的是什么?
提示:(1)立场:美国有责任维护世界和平。实质:公开干预别国的内政,谋求世界霸权。
(2)措施:马歇尔计划(欧洲经济援助计划)。目的:通过扶持和控制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