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相关知识

隧道相关知识

—— 一、基础知识

一、隧道

隧道是地下通道。设计给交通或其他用途使用,通常用来穿山越岭,若施做于地面下称作地下隧道。隧道可能给行人、自行车、一般道路交通、机动车、铁路交通、或运河使用。一些隧道只运送水或其他特定服务。开挖隧道有数种模式。深度浅的隧道可先开挖后覆盖。潜盾隧道是地下持续开挖。 二、隧道的分类

隧道的种类很多,按用途分,有铁路隧道、公铁两用隧道、地铁隧道等;

按断面形状分,有圆形隧道、拱形隧道、卵形隧道、矩形隧道等; 按位置分,有傍山隧道、越岭隧道、水底隧道和地下隧道等; 按衬砌结构分,有之墙式衬砌隧洞、曲墙式衬砌隧道、曲边墙叫仰拱衬砌隧道等;

按隧道内铁路线路数分,有单线隧道、双线隧道和多线隧道等。 隧道的长度小于500延长米,称之为短隧道;在500-3000延长米之间,称之为中长隧道;在3000-10000延长米之间,称之为长隧道;而10000延长米以上的,称之为特长隧道。 对于公路隧道的划分: 隧道分类 隧道长度 特长隧道 L>3000m 长隧道 中隧道 短隧道 L≤250 3000≥L≥1000 1000>L>250 三、隧道相关名词

1、隧道净空:指隧道衬砌的内轮廓所包围的空间。隧道建筑限界:指包围“基本建筑界限”外部的轮廓线。基本建筑限界:指线路上各种建筑物和设备均不得侵入的轮廓线。机车车辆限界:指机车车辆最外轮廓的限界尺寸。四者关系:铁路隧道净空是根据隧道建筑限界确定的,而隧道建筑限界是根据基本建筑限界制定的,基本建筑限界又是根据机车车辆限界制定的。

2、限界:是一种规定的轮廓线,这种轮廓线以内的空间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所必需的。建筑限界:是建筑物不得侵入的一种限界。 3、仰拱:为保证整体强度,在设计时通常要求在隧道顶底部衬砌一定厚度的混凝土。

4、围岩:指隧道开挖后其周围产生应力重分布范围内的岩体,或指隧道开挖后对其稳定性产生影响的那部分岩体。 5、常见几个力学名词

初始应力:指岩体在天然状态下所具有的内在应力。

构造应力:由于构造运动的作用,使得岩体内积存了一定的应力,称构造应力。

岩体的质量指标ROD:以岩芯未破坏岩块的总长与所取岩芯总长L的比值来决定, 以百分数表示。

围岩压力:从狭义上指围岩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压力。

松动压力:由于开挖而松动或坍塌的岩体以重力形式直接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压力。

形变压力:是由于围岩变形受到与之密贴的支护如锚喷支护等的抑

制,而使围岩与支护结构在共同变形过程中,围岩对支护结构施加的接触压力。

膨胀压力:当岩体具有吸水、应力解除等膨胀性特征时,由于围岩膨胀所引起的压力。

冲击压力:是在围岩中积累了大量的弹性变形能以后,由于隧道的开挖,威严的约束被解除,能量突然释放所产生的压力。

弹性抗力:指由于支护结构发生向围岩方向的变形而引起的围岩对支护结构的约束反力。

6、新奥法:即奥地利隧道施工新方法,是以喷射混凝土锚杆作为主要支护手段,通过监测控制围岩的变形,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的施工方法。

四、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则

(1)少扰动,是指在进行隧道开挖时,要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次数、强度、范围和持续时间。

(2)早支护,是指开挖后及时施做初期锚喷支护,使围岩的变形进入受控制状态。

(3)勤量测,是指以直观、可靠的量测方法和量测数据来准确评价围岩(或围岩加支护)的稳定状态,或判断其动态发展趋势,以便及时调整支护形式、开挖方法,确保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

(4)紧封闭,一方面是指采取喷射混凝土等防护措施,避免围岩因长时间暴露而导致强度和稳定性的衰减(尤其是对易风化的软弱围岩);另一方面是指要适时对围岩施做封闭性支护,这样做不仅可以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