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第45讲实验探究—提高篇(2017新题赏析)试题

第45讲 实验探究——提高篇2017新题赏析

新题赏析

题一: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的一个特点是面团中有许多小孔,他们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小明学习相关化学知识后,将家里制作馒头用的白色粉末带到实验室与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进行探究。 【初步探究】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测得溶液的 pH>7,说明溶液呈___性。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1)碳酸钠、碳酸氢钠都可用于制作发面食品。

(2)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碳酸钠很稳定。 【猜想与假设】猜想Ⅰ:碳酸钠 猜想Ⅱ:碳酸氢钠

【实验探究】甲乙兴趣小组设计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甲组方案:如图1,取适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将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加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Ⅱ正确。

写出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乙组方案:用如图2所示装置作为反应容器,准确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以判断白色粉末的成分。分别向盛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白色粉末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记录如表:

实验编号 锥形瓶内物质 名称 质量/g ① 碳酸钠 /mL 最终得到CO2 体积a V1 1

② ③ 碳酸氢钠 白色粉末 a m V2 V3 实验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中 m = _____g; 根据上表中数据分析,猜想Ⅱ正确,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反思应用】家中制作馒头、面包时,将面粉发酵(产生有机酸),再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可以使馒头、面包松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二: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并且瓶盖没有完全密封的无色溶液(如图),化学小组的同学经过寻问老师后只知道是NaCl、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溶液,为确认原瓶中是何种溶质并判断其是否变质,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进行猜想】

猜想I:原溶液的溶质是NaCl; 猜想II:原溶液的溶质是NaOH; 猜想III:原溶液的溶质是Na2CO3; 猜想IV:原溶液的溶质是NaHCO3。 【查阅资料】

常温下,有关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表:

物质 常温下的36 溶解度/g 常温下稀7 溶液的pH 从物质的相关信息可知,原溶液的溶质一定不是NaHCO3,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1)取少量样品,测得溶液的pH大于7,则原溶液的溶质肯定不是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另取样品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13 11 9 109 21.5 9.6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2

①生成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实验可以判断样品无色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

【获得结论】实验完成后,最终得到的结论:原瓶中的溶质是 _______,且已变质。 题三: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它们溶液的酸碱性及与酸反应时溶液的pH如何变化?

【实验探究1】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加入几滴紫甘蓝汁液,同时用蒸馏水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如下:

蒸馏液体名称 水 紫甘蓝汁蓝紫液显示的色 颜色 查阅资料:

pH 紫甘蓝汁液显示蓝色 的颜色 【得出结论1】三种溶液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2】甲同学在烧杯中加入约5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由_____色变为____色。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绿色 黄色 7.5~9 10~11.9 12~14 蓝色 绿色 黄色 钠溶液 溶液 钠溶液 碳酸氢碳酸钠氢氧化

【得出结论2】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3】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