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区位分析

经济活动繁忙; 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 建筑物高大稠密; 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水平——中心为以零售为主的大型商场,高级专门店。周围为银行、旅游、保险的办公室,和小商店

垂直——高层建筑低层为零售店,中层为一般性商业活动,高层为办公室

3、工业区:位于城市外缘,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4、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如地形、河流可以影响城市的形态

历史文化因素:如北京市中心为故宫,而不是中心商务区

属于历史文化因素 交通运输

经济因素:付租能力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

交通通达度——交通通达度越好,地租越高

综合这两个因素,市中心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为中心商务区;主要交通干线与市区环路的交汇处形成地租次高峰,为批发商业区。

5、城市空间结构: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见课本32页)

6、城市等级与职能、数量、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

等级越高,职能越多,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大,距离越远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1、城市化特点: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主要标志)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2、城市化动力机制:社会经济发展是主要动力

3、城市化的前提: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4、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起步早(现处于后期);

水平高

速度慢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出现逆城市化

出现大都市连绵带

5、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

起步晚(现处于中期) 水平低

速度快

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虚假城市化——南美洲 滞后城市化——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

城市化水平很不平衡:南美较高,亚非较低

6、逆城市化的原因:

大城市环境恶化,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 乡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交通运输的发展,小汽车的普及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气候:城市热岛效应——工业、交通、居民生活排放大量废热,使城市温度高于郊区

水文:破坏原有河网系统,排水不畅,使路面易积水。使下

游河道径流的季节变化加大

2、城市病: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地价房租昂贵、就业困难、社会不太安定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