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社会学博士培养方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社会科学学院

社会学博士生培养方案

(2017年6月修订)

一、适用学科、专业:社会学(一级学科,法学门类)

? 社会学方向(二级学科,专业) ? 人类学方向(二级学科,专业) ? 社会心理学方向 (二级学科,专业) ? 科学社会学方向(二级学科,专业)

二、培养目标:

社会学和人类学方向,培养具有深厚学科基础知识的社会学或人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本专业的博士生应能掌握中西社会学理论、人类学理论的总体脉络,熟练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社会研究方法,独立从事与我国社会发展及人类发展相关的重大学术课题;胜任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或在实际部门中从事社会行政管理、民族事务、社会政策制订和对经济-技术建设项目进行社会评估的工作。

心理学方向,培养从事心理学以及与心理学相关学科领域的教学、科研与实践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认知与神经科学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国际水准的脑科学研究和认知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社会与文化心理学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国际水准的本土社会文化心理研究和不同民族社会文化心理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健康与临床心理学方向的培养目标是从事健康与临床心理学研究和应用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工业心理学方向的培养目标是从事工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以及决策心理学研究和应用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科学社会学方向,培养科学社会学、科技与社会、科技政策与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科技发展规律、科技思想、科技体制和科技产业化各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和当代前沿的基本特征,对科技的社会运行有较深刻的理解,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重要研究课题的能力,胜任高校、科技机构的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或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中从事科技与社会、科技传播、科技管理等相关工作。

1

三、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制

成立包括导师在内的博士生指导小组,导师为组长,指导小组成员应具有高级职称或为本研究领域的专家;为提升研究水平,博士生指导小组可吸纳海内外相关专家参加。

2、博士生培养以学术研究为主

博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学习有关课程,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确定具体课题,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完成学位论文,并取得创造性成果。

四、知识结构及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

1、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 (1)、基础理论知识

——社会学、人类学理论 ——社会研究方法(定量、定性) ——社会统计学(高级) ——社会与文化心理学研究 ——科学社会学 ——技术社会学 ——科学技术学研究方法 (2)、专业基础知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经济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 ――发展社会学 ——咨询心理学专题 ——健康心理学专题 ——认知神经科学前沿 ——工程心理学专题 ——心理学研究方法专题 ——

——科技的社会研究 ——科学学和科技政策 ——创新管理与战略

2

——创新与科技发展 ——科学哲学及原著研读 ——科学技术通史导论 ——科技传播与社会 (3)、专业知识(学科交叉)

――城市社会学 ――农村社会学 ――社会运动 ――医学社会学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与对策 ――认知人类学 ――历史人类学 ——社会心理学专题研究 ——心理学理论前沿动态 ——意识与决策 ——情绪与决策 ——言语行为理论 ——认知电生理学

——注意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1) ——心身疾病专题

——人类视觉的脑功能成像研究 ——成功心理训练

——认知科学基础——理论与应用 ——脑之节律 ——数据思维与行为

——注意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2)

——功能磁共振成像实验——科学社会学与科技政策专题 ——战略新兴产业专题 ——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 ——科学编史学 ——高科技战略与管理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 ——科技史名著与案例研读 2、课程学习及学分要求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