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课中教师“下水文”的作用 内容摘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后,新的课程由过去重视教学中教师的“教”转移到了学生的“学”上。教师的角色由过去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思想把学生的“学”放到了主体的位置上,“教”要达到“不需要教”的目标,实际上对“教”提出更高的标准和更严格的要求,并没有降低对教师的要求。要达到“不需要教”境界的教师比旧式教育的语文教师需要更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教师下水一方面锻炼和考验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也为教学顺利的展开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教师 下水 作文
何谓“教师下水”?大文豪叶圣陶先生说:“‘下水’是从游泳方面借过来的,教游泳当然要讲一些游泳的道理,但是教的人熟悉水性,跳下水去游几阵给学的人看,对学的人好处更多。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经常动笔,或者做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就是‘下水’。” 他的话形象地说明了教作文跟教游泳的道理相同,教者本身要能写,就像跳水教练会游泳一样,这样才会加快学生进步。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师拿学生的题目来作文,这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这无非希望自己深知作文的甘苦,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非常熟练,具有敏感,几乎不假思索,而自然能左右逢源。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学生只要用心领会,努力实践,作一回文就有一
回进步。 老师出身于学生。当学生的时候,谁不曾练习作文?当了老师之后,或者工作上需要,或者个人有兴趣,经常动动笔的也有。但是多数老师就只教学生作文,而自己不作文了。只教而不作,能派用场的不就是学生时代得来的一点儿甘苦吗?老话说,三日不弹,手生荆棘。这点儿甘苦永久保得住吗?固然,讲语法修辞的书,讲篇章结构的书,都可以拿来参考,帮助教学。但是真要对学生练习作文起作用,给学生切合实际的引导和指点,还在乎老师消化书而不是转述那些书,还在乎老师在作文的实践中深知作文的甘苦。因此,经常动动笔是大有好处的,不仅可以加快学生进步,提高教学质量,还使学生受到了文学的熏陶,对写作和做人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具体来说,语文教师写下水文有如下的好处。
一、教师下水作文可以把握作文教学的重难点,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 教学必须因材施教,这里的“材”既指学生的资质,学生的知识水平,也指教学的内容。在了解“材”的基础上教学,效果才显著。一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这个观点。但是什么样的“材”用什么样的教法,从哪入手也是很关键。作文教学中要是找到每次作文的重难点,教师就可以找到教学的突破口,困难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我教三年级的学生写一处景物时,就先写了一篇学生熟悉的校园的下水文。在写作过程中,我知道这篇文章的重点是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难点是按一定的顺序和抓住景物特点描写。因为三年级的学生习作刚起步,还没掌握写作的方法,所以只能教基本的方法,让他们知道写作不但要言之有序,还要言之有物。掌握了方法,他们才会写;会写,才有兴趣写;有了兴趣才会写好,这是学习的规律。起步作文教学只能把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不能跟他们讲写作
技巧,不能要求他们写得很好。根据这个目标,围绕重难点,我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写作方法的指导上。为了突破难点,我先从下水文中抽取了几句描写方位的句子出来:“这个花坛里长着一排龙眼树,龙眼树的左边有两棵假槟榔,右边有两棵塔松,花坛的四周长着一排九里香。”我把这几句话打乱顺序后再让学生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通过这样的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出文章的写作方法: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然后节选文中一段描写塔松的片断“它高大挺拔,四季常青,远远看去,很像一座小宝塔,下面大,上面尖。看它那威武神气的样子,好像它是这座花坛里的司令”让学生根据描写来猜测老师写的是什么植物?问学生是怎样知道的?从而引导学生领悟: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学生掌握了写作方法以后,再让他们欣赏老师的全文,最后才让他们自己写,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由于我准确地把握了教学的重难点,选用了比较恰当的教学方法,而且教学用的文章写的是学生熟悉的地方,所以他们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学习起来也比较轻松,结果学生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他们不但掌握了观察和描写的方法,很多学生还能用形象的比喻描述他们眼中的景物。
二、教师下水作文可以提高教师的洞察力,为学生做楷模。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即为文”。文章是生活的反映,是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概括,要写文章,必须睁大眼睛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景和物,留心自己心灵深处点点滴滴的体验和感受,要透过社会现象思考人生。语文教师教学生写作文,往往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但观察什么,如何观察,很多教师只知道纸上谈兵,而且是泛泛的谈。其实教师若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