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学设计

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养成阅读兴趣是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保证.本教案采用以读代讲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学习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秋天的基本特征,从朗读中领略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另外,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加入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感受秋天的美,并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直至熟读成诵.低年级注重识字与写字教学,本设计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独立识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从而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生字词语卡片.(教师) 2.秋天树叶的实物.(教师) 3.大雁图片.(教师)

4.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可以收集秋天的果实、植物等.(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1 / 14

3.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机板书:秋天)

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5.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秋天美景的视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到来时的景色变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

导学: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3.(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4.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读音. 了: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

2 / 14

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 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

(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人”为翘舌音,开火车读准字音.

“一会儿”为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课件出示“儿子、女儿”,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

(3)指名读第3自然段. 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啊”字.

7.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教师讲解等方法使学生非常直观地认识自然段.本环节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的能力,通过范读、自读、指名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完整的句子,不顿词、断句,重视对翘舌音、三拼音节的复习巩固,从而能使学生准确地拼读音节.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 (1)学习生字“气”.

这里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出示字卡“气”),有一个和它读音相同的字——汽,“气”与气体有关系,“汽”与水有关系.

(2)(课件演示)做辨别形近字游戏,把汉字送回家.

3 / 1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