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结尾技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考作文结尾技巧

作者:廖丽嫦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3年第05期

文章的结尾同开头一样,是文章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其内容发展的自然结果。文章结尾,既不能虎头蛇尾,也不可画蛇添足,而要言有尽而意无穷,要有余味耐咀嚼,更要让读者读完文章之后久久不能忘怀。对高考作文来说,精妙的结尾,能够增添文章的艺术魅力,从而收到“回眸一笑百态生”的效果,让阅卷教师爱不释手。

那么什么样的结尾才能给人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呢?下面笔者从最近高考佳作中归纳出八种结尾方法,供广大考生借鉴。 一、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一是照应开头,形成首尾照应;一是紧扣文章的题目,形成文题照应。这样的文章结构完整圆合,具有整体美感,让人觉得考生的构思是严谨的。 如辽宁高考满分作文《大隐隐于市》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古人有言: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

【结尾】“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世事内外变化多端,观念出入繁杂无比。我们不一定都要像陶潜一样“出”,也不一定都要像李白一样“入”,而是要万物归乎一心。俗话说得好,“心净自然凉”,只要内心真诚、纯净,又何需理会污秽的俗事呢?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大隐隐于“市”。

文章开头引用古语“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结尾引用苏东坡的名句和俗语,最后说“只要内心真诚、纯净,又何需理会污秽的俗事呢?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大隐隐于‘市’”, 照应文题和开头,结构严谨,强化了中心。 二、画龙点睛,卒章显志

这种结尾方式是指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凝练简洁的语句,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代清楚,使文章中心鲜明突出。 如北京高考满分作文《北京的符号》的结尾:

故宫、白塔、世纪坛、长安街,这或许是北京的符号,隐藏在其后的,正是北京人承载责任与历史的心!家在北京,心在北京,留住历史的符号,创造未来的符号,正是每一位北京人的心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寥寥数语,就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收尾自然而圆满。 三、自然收束,朴实无华

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突出含义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方法为“自然收束法”。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干净利落,不枝不蔓,朴实无华,在高考作文中得到广泛运用。

如四川高考满分作文《溯源》的结尾:

生命、哲理、爱,他们就好像三个最美好的点,彼此生死相依,永生风雨同舟。是他们,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美好的世界,五色斑斓的面。面上是一幅 “清明上河图”,而面下,则是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以及每一个人生。

这个结尾,在前文关于生命、哲理和爱三个方面的叙述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加以小结,点明了题意,升华了主旨。 四、含蓄蕴藉,留下空间

这种结尾,即把丰富的思想感情凝聚于含蓄深刻的语言中,不直言其事,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思考和想像的空间,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 如上海高考满分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的结尾:

不知何时,爸已插好了康乃馨,一个人憨憨地排列每朵花的顺序。左边、右边、向上、向下。我静静地凝望他,感受满屋里清晨的祝福。花瓣上,一滴露珠滑落下来。微妙的情感里,康乃馨也懂得为我流泪。

……我渐渐地睡着了,迷迷糊糊有一双手将我的手轻握,我没有睁开眼,然而我的眼泪却终于不争气地流了一脸。

这里表面上看是一种平淡的叙述,但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我”的感动与醒悟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五、抒情议论,升华中心

这种结尾即在主题的基础上自然延伸,透过现象揭示本质,丰富和深化文章主旨。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也可用于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天津高考满分作文《我生活的世界》的结尾:

通过我的亲人、朋友,我的世界才会有那么多的颜色,才会变得五彩缤纷。纯洁的白、热情的红、暖暖的黄、清澈的蓝……每种颜色在我的小世界都有属于自己的小角落。 爱是什么颜色?

爱没有固定的颜色,每一种颜色中都饱含亲人对你的爱。

这个结尾,通过饱含深情的抒情语言,表达了一个盲人对色彩和爱的真实体验,感悟深,情感浓。

六、言为心声,呼唤号召

考场作文讲究情感真挚,要写出自己对真善美的呼唤,对假丑恶的鞭挞。这种情感不仅局限于自己,还可以在文章结尾发出真挚的呼唤,号召大家一起去追寻真善美,一起去鞭挞假丑恶。这种结尾,感情充沛,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如广东高考满分作文《雕琢心中的天使》的结尾: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是的,只要我们不丢失心中的“爱”,时时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最善最真最美的“天使”。 让我们都成为“天使”吧!

结语简洁有力,一语中的,令人振奋,让人鼓舞。 七、景物烘托,情景合一

这种结尾即用精彩的语言描绘出既有诗情画意又有丰富思想情感的艺术画面,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字字句句皆有情,达到高考作文“意境高远”之要求。结尾处情与景的有机结合,可暗示主题,使文章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如高考重庆考生写的《那山,那月,那人》的结尾:

黎明来临,太阳从山外探过头来,唤醒了山里的小村庄。在日光阴影处,露珠也在闪着光,远处传来几声清晰的鸟鸣。他正迎着阳光,循着一条开遍山花的小路,向半山腰的学校走去。

他相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因为他要改变这个山村。前面的路很长,可路边总有灿烂的山花相伴——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