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策略三规范审题与答题

2019年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策略三规范审题与答题

规范审题

只有正确理解题意,才能把握命题方向,做到有的放矢。审题最重要的是把握题

目中的4大关键词:

1.条件限定词——一般为地理事物的范围、时间或性质等。

2.内容回答词——题目必须回答的内容。 3.题目中心词——答案论述的直接对象。 4.解答方式词——回答问题的方式要求。

例如:

(1)设问中常见的9类解答方式词。

描述 详细描述;先总体描述,后具体描述;不必解释原因简述 概要描述,从各个具体要素大概描述,不必细化描述,不必解释原因 说出 罗列要素,各要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必解释原因 阐述 分析+叙述;既要有原因,又要有结果和观点;语言格式:因为……所以(导致)…… 例析 实例+分析;一定要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其具体做法 评价 有利+不利 分析 有利及其原因+不利及其原因 比较 两个地理事物都要回答,语言格式:因为A……B……所以A比B…… 判断 理由+结论;语言格式:正确(合理)或错误(不合理)。因为……所以…… (2)设问中常见的5类内容回答词。

意义 本地区(事物)意义+其他地区(事物)意义 正面影响+负面影响;本地区(事物)影响+其他地区(事物)影响;现在的影响+将影响 来的可能影响;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生态环境影响 措施 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当地措施+合作措施 提高、上升、增加、下降、先降后升、先升后降等,体现“因果关系、前后关系、变化 时间关系、主次关系”等

2019年 结构 说明所占比例,主要组成,适当评价其合理性 规范答题

(一)采点答题——判断得分点,确定答题基本思路

高考阅卷采取的是流水作业,老师们要在短时间内阅完数量庞大的试卷,“采 点”便成了给分的依据。因此,对于考生来说,“采点答题”便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每个设问往往包含着若干个得分点,先要明确试题的得分点有几个,是关于哪些

方面的,然后确定答题的基本思路。具体如下: (二)规范答题——呈现得分点,严谨条理组织答案

在明确了基本的得分点和答题的基本思路之后,就要思考如何表述问题了。

1.抓住关键词,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表述

老师在阅卷时,最关注的就是关键词,并用来判断考生答题是否“采点”。酝酿“语言”时,应“先自然,后社会经济”“先主要,后次要”“先自身原因,后其他原因”“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先内后外”等。答题时,表述清晰,使用专业术语。例如,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应从流入地区经济收入高、就业机会多、生活环境好等方面回答,但有考生答成“因为我国农村人口多,生活贫困,农民只好进城打工,靠出卖劳动力来养家糊口”。这种表述虽没脱题,但不准确。因

此,答题时要用关键性术语,确保陈述的科学性。

2.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序号化、段落化,体现条理性和层次性

答题时切忌将得分点混作一团,一定要有层次,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是从哪几个方面作答的,得分点一目了然。同时还要分清轻重,将最重要的写在最前面,

较重要的紧跟其后,无关紧要的放在最后或忽略不写。

3.答题时点要多,但应避免重复采点

高考阅卷时,对于多答或者错答(只要前后不矛盾)的点一般不扣分,因此在答题时,除了按通常的思路回答常规的作答点外,应尽可能地发散思维,多补充作答点。但不要在同一个得分点上做文章,即使写了很多条,也只能得一个分值。如分析某地的工业区位因素,有的考生写“陆地上铁路网稠密,公路四通八达,沿海海运便利, 是重要的航空港”。其实这都是从“交通”这一得分点上作答,只能得一个分值。

2019年

4.不写错字,书写整洁

细节决定成败,答题时要杜绝错别字,特别是关键字不能写错;卷面应工整,字体若不能写得漂漂亮亮,但一定要写得清清楚楚。这些良好的习惯应该在平时的复习

中逐渐养成。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