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三位数的加减法

三 三位数的加减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包括整十、整百数的加减,加减法的估算,三位数的加法,三位数的减法,结合有关的计算探索规律与解决问题。由于三位数的加减法是对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l00以内数的加减法有关知识的综合与提高,也是第一学段最后一次学习加减计算,因此,三位数的加减法既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学习数学的重点。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能对三位数加减法有了一定程度的接触,但是其经验是零碎的、片面的。需要在教学中系统化、数学化。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l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这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本单元知识不仅是对前面内容中有关加减计算的巩固与加深,也是对加减运算的综合与提高,更是为研究加与减的关系、运算顺序与运算规律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计算是比较枯燥的内容,教师要紧密结合教材,创设丰富生动、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既为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为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提供支撑。在计算方法的教学上,要允许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一比较“笨拙”的方法来过渡,要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法运算、减法运算的意义。在具体的情境中,联系生活经验,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加减法的估算、三位数的加减法,通过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与同学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与过程。

2、 能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作出适当的说明。

3、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4、结合学习活动,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能力及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学习重点

三位数的加减法。 学习难点

掌握理解三位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法指导

紧密结合教材,创设丰富生动、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既为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为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提供支撑。在计算方法的上,允许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一比较“笨拙”的方法来过渡,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常规学具。 课时安排(共15课时)

1、整十、整百数的加减………………………………………………………3课时 2、三位数的加法………………………………………………………………3课时 3、三位数的减法………………………………………………………………3课时 4、探索规律……………………………………………………………………2课时 5、问题解决……………………………………………………………………2课时 6、整理与复习…………………………………………………………………1课时 7、综合与实践:参观养鸡场…………………………………………………1课时 单元测试

1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学习内容

单元主题图有两幅:一幅是长江航线示意图,另一幅是船票售票大厅情境图。例1教学几十加减几十的口算,后面的“试一试”则将计算的数扩展为几百加几百(和超过1000)及几三减几百。例2是几百加几十及相应的减法。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感受三位数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体验整十、整百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学习重难点

体验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学习方法

通过创设主题图情景,开展拨一拨、说一说、议一议等课堂活动,通过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背后的规律。从而进行本课的学习。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计数器: 学生准备:计数器。 板书设计

1、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第一课时

80+50=130(个)想:8个十加5个十等于l3个十,也就是l30。 80-50=30(个)想:8个十减去5个十等于3个十,也就是30。

300+50=350 350-50=300 350—300=50

……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引导:同学们,老师在寒假里去了中国东方最大的城市上海旅游,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去的吗?老师是坐船从重庆沿着长江到上海的,沿途欣赏了美丽的长江三峡。你知道从重庆坐船到上海要经过哪些城市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出示长江航线图和售票大厅图。

质疑: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让学生自由发言,同时引导学生列出算式。例如从重庆到武汉有多少千米?列式为652+626。再如买三等舱的l张上铺票和1张下铺票,一共要多少元?列式为270-297。

在学生发言后,引导: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用到三位数的加减法的知识。(板书课题: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二、学习互动

1、教学例l。 (1)课件出示例1。

引导:同学们买过气球吗?毛毛在买气球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出示教材第3页的情景图)学生根据图上提安芝售息.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如下的问题: ①两种气球一共有多少个:

②红气球比黄气球多多乡争?(或者黄气球比红气球少多少个?) (2)探索算法。

质疑:这两个问题该怎撵解决呢?你们能列出算式并算出结果吗? 学生独立尝试解答,并思考自己是怎样算的。 (3)全班交流。

质疑一:80+50=130(个).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可能回答:

①8个十加上5个十等于l3个十。也就是130。当学生说到这种算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计算器来思考。80就是在十位上拨8粒珠子,50就是在十位上拨5粒珠子……或者借助情境图资源,即80个红气球刚好是8袋等来思考。

②8袋加上5袋共l3袋,每袋l0个,l3个十就是130。 ③从80开始,往后面接着数:90,100,110,120,130。 ④从50里面分1个20出来,80+20=100,l00+30=130……

对于上述的算法。教师都应该鼓励。其中对于第一种算法.教师要多加引导,体会这种算法的优势(结合数的组成来思考,既简单又快捷。)。

质疑二:红气球比黄气球多多少个?(或者黄气球比红气球少多少个)又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学生列式:80-50=30(个)。 学生可能回答:

①8袋减5袋等于3袋,也就是30。

②8个十减j个十等于3个十,也就是30。

③用加法做减法.因为30+50=80,所以80-50=30 …… (4)质疑:怎样口算整十数的加减法?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整十数的加减法就是十位上的数相加减;整百数加减法就是百位上的数相加减。

(5)完成教材第31页。试一试”。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订正。在交流时,特别要让学生说清口算的算理。例如300+900是3个百加上9个百等于l2个百,即1200。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水果店运进一批苹果,堆成两堆。 质疑:根据主题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让学生独立尝试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2)根据学生的回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①水果店一共运进多少个苹果?学生解答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解答,列式计算:300+50=350。

学生可能回答:从300开始,一十一十地往后数,数5个十,即350。3个百加5个十,即三百五十,也就是350。

②第一堆苹果有多少个?(350-300=50)重点让学生说清楚计算时的思路(算理)。 ③第二堆苹果有多少个?(350—50=300)重点让学生说清算理。 (3)发现规律。

质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刚才列出的这三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会说到:这三道算式参与运算的数字都是一样的,其中有一道是加法,两道是减法。减法和加法算式具有“相反”的意义。

质疑:如果给你一道加法算式,你能根据这道加法算式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吗? (4)完成教材第31页“试一试”。

学生完成后,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写出减法算式的。 三、测评反馈

完成教材第33页“课堂活动”。

让学生按照教材的提示,通过游戏的形式完成这“课堂活动”的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在100以内加数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口算整十、整百的加减法,它是100以内数

的加减法口算的扩展,为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法做好准备。这是一节臼算课,为了使计算教学更接近学生的生活,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应采取了多项举措,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32页例3、例4。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提取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

2、体验、掌握整十、整百数加减法的检验方法,会正确地对自己的计算进行检验。 学习重难点

体验、掌握整十、整百数加减法的检验方法,会正确地对自己的计算进行检验。 学习方法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开展说一说、议一议等课堂活动,通过谈话等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背后的规律。以达到本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自制计数器。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400+500=900 600-400=200

检验:再算一次。 检验:再算一次。

500+400=? 600一200=?

900-400=?或900-500=? 400+200=?或200+400=?

……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口算下列各题。

70+20= 80-50= 35+15= 70+80= 870-70= 300+400= 1000-600= 720-200=

利用课件出示上面的口算题,利用开火车接龙的形式来完成,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口算中来,体会口算的乐趣。[板书课题: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二)] 二、学习新知

1、学习例3。

(1)出示例3情境图。

师:小玲和小丁是一个班的同学.他们俩是一对好朋友,想知道他们的家在耳里冯?

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上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能很轻松地从图上知道两条数学信息:小玲家距离学校400米远,小丁家距离学校500米远。 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大致有两类:一是求和,即小玲家到小丁家相距多少米?二是求差,即小玲家到学校比小丁家到学校近多少米,或小丁家到学校比小玲家到学校远多少米? 导:要求小丁到小玲家一共有多少米,你会列式解答吗? (2)探索检验方法。

学生独立解答,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板演。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交流。 引导:我们有的同学在计算中经常出错,请检查一下你们的计算对了吗? 质疑:你是怎样判断400+500=900是算对了的呢?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如下几种:

生1:可以把400+500再算一遍,看能否…… 生2:可以算500+400,如果500+400也……

生3:可以算900—400,看能不能得到500,如果能得500,说明我算对了。

对于上面的几种说法,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对于第三种意见,教师不要急于追问为什么,或者期待学生说出加减法的互逆关系:如果有学生说出“加法和减法是相反的”等,教师要热情地给予表扬。 (3)小结:我们在计算时,要判断自己算得对不对,可以进行检验。要检验加法算得对不对,我们可以用再算一遍的方法,也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还可以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能否得到另一个加数的方法来进行检验。同学们在计算的时候,一定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才能提高计算的正确性。 2、学习例4。

(1)出示例4的情景图和统计表。

引导:从这个统计表里,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合计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合计在这里就是指科技书和文学书一共的册数)这个表格需要我们补充什么内容?

学生在一年级就已经接触过简单的统计表。这里只要让学生直接看统计表说数学信息就可以了。如果有学生不会,则要引导学生认识统计表中每一格所代表的含义。 质疑:要求文学书有多少册,你会列式解答吗? (2)学生独立解答,再反馈。

质疑:为什么这里要用减法进行计算?

学生可能会说因为这里知道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 质疑:600—400=200算得对不对呢?我们该怎样对我们的计算进行检验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有如下意见:

生1:将算式再算一遍,看答案是否相同,如果两次计算的得数都是200,就说明算对了。 生2:用600减去200,看得数是否等于400。如果等于400,说明算对了。 生3:将200和400相加,看得数是否等于600。如果等于600,说明算对了

对于学生这三种检验方法,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对于第三种检验方法,要让学生充分讨论。

(3)小结:要检验600—400算得对不对,我们可以把600—400再算一遍的方法,也可以用600—200看能否得400,也可以用200+400看能否得600,像这些方法都可以检验减法算得对不对。同学们在计算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检验,要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 三、测试练习

1、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六”第: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在集体订正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这三个算式之间的关系。 2、完成教材第34“练习六”页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验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怎么硷验整十、整百数加减的计算吗?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