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方案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方案

《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成果的体现,是由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通过招投标或委托等方式,确定有资质的和相应等级的设计或咨询单位承担,项目法人应全力配合,共同进行这项工作。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建设程序中十分重要的阶段,必须达到规定要求,为组织审查、咨询金融等单位评估提供政策、技术、经济、科学的依据,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保证《报告》的质量,需要切实做好编制前的准备工作,占有充分信息资料,进行科学分析比选论证,做到编制依据可靠、结构内容完整、《报告》文本格式规范、附图附表附件齐全,《报告》表述形式尽可能数字化、图表化,《报告》深度能满足投资决策和编制项目初步设计的需要。

一、《报告》编制工作流程 (一) 签订委托协议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与委托单位,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的范围、重点、深度要求、完成时间、费用预算和质量要求交换意见,并签订委托协议,据以开展可行性研究各阶段的工作。

(二) 组建工作小组

根据委托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量、内容、范围、技术难度、时间要求等组建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组。为使各专业组协调工作,保证《报告》总体质量,由总设计师和总经济师负责统筹协调。项目组分为(1)行业与市场小组,负责研究行业相关信息与市场研究;(2)文本编制小组;(3)技术方案小组;(4)融资与财务小组;(5)政策与法律小组。

(三) 制定工作计划

内容包括工作的范围、重点、深度、进度安排、人员配置、费用预算及《报告》编制大纲,并与委托单位交换意见。

(四)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各专业组根据《报告》编制大纲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包括向市场和社会调查,向行业主管部门调查,向项目所在地区调查,向项目涉及的有

1

关企业、单位调查,收集项目建设、生产运营等各方面所必需的相关背景资料和项目最新进展信息资料、数据。

(五) 方案编制与优化

在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场址方案、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公用工程与辅助工程方案、环境保护方案、组织机构设置方案、实施进度方案以及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方案等,研究编制备选方案。进行方案论证比选优化后,提出推荐方案。

(六) 项目评价

对推荐方案进行环境评价、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及风险分析,以判别项目的环境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和抗风险能力。当有关评价指标结论不足以支持项目方案成立时,应对原设计方案进行调整或重新设计。

(七) 编写《报告》

项目可行性研究各专业方案,经过技术经济论证和优化之后,由各专业组分工编写。经过综合汇总,提出《报告》初稿。

(八) 与委托单位交换意见

《报告》初稿形成后,与委托单位交换意见,修改完善,形成正式《报告》。 (九) 组织专家评审,最终定稿 (十) 上报发改委等相关部门 二、质量控制:

(一) 满足如下编制依据: (1) 项目建议书(如果有)

(2) 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 (3)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

(4) 有关机构发布的工程建设方面的标准、规范、定额 (5) 编制《报告》的委托协议

(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质设[2002]07号文,《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4.3

(7)交通部,《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8) 其他有关依据资料。

2

(二) 做好政策、规划等信息资料采集与应用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大量的、准确的、可用的信息资料作为支持。本项目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将收集积累整理分析以下重要资料:市场分析资料、产业发展环境资源条件资料、区域的规划资料、场址条件资料、环境条件资料、财政税收资料、金融与投次资料等方面的信息资料,并用科学的方法对占有资料进行整理加工。信息资料收集与应用要达到三个方面的要求:(1)充足性要求,即占有的信息资料的广度和数量,应满足各方案设计比选论证的需要。(2)可靠性要求,即对占有信息资料的来源和真伪进行辨识,以保证可行性研究报告准确可靠。(3)时效性要求,应对占有的信息资料发布的时间、时段进行辨识,以保证可行性研究报告,特别是有关预测结论的时效性。

(三)《报告》结构满足《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内容满足《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⑴《报告》应能充分反映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成果,内容齐全,结论明确,数据准确,论据充分,满足决策者定方案定项目要求。

⑵《报告》中的重大技术、经济方案,应有两个以上方案的比选。 ⑶《报告》中确定的主要工程技术数据,应能满足项目初步设计的要求。 ⑷《报告》中应反映在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某些方案的重大分歧及未被采纳的理由,以供委托单位与投资者权衡利弊进行决策。

⑸《报告》应附有评估、决策(审批)所必需的合同、协议、意向书、政府批件等。

(四)《报告》文本格式

1.《报告》文本排列

⑴封面。项目名称、编制单位、出版年月、并加盖编制单位印章。 ⑵封一。编制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技术管理负责人、法人代表名单。 ⑶封二。编制人、校核人、审核人、审定人名单。 ⑷目录。 ⑸正文。

⑹附图、附表、附件。

2.《报告》文本的外形尺寸统一为A4(210×297mm)。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