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备课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备课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36~37页信息窗1第一个红点问题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 在探索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4.在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拟定导学提纲.自主预习. 1.创情板题

谈话:上学期我们学过了有关比的知识.说说你对比都有了哪些了解? 学生可能回答: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

知识树呈现本单元的内容 (师出示信息窗1的情境图)

大家请看大屏幕上呈现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师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昨天我们进行了前置性学习.现在来汇报 二、小组交流 互学补充

根据“探究导航”在小组内轮流交流每个问题的研究过程.从中得到的结论与启发.一般的交流顺序是1号、2号、3号.4号组长记录、补充.形成小组共同的意见.以备展示用.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运输量和运输次数的比各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

第一天运输量和运输次数的比是16:2;第二天运输量和运输次数的比是32:4;运

输量和运输次数的比的比值是相等的.都等于8.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我们能用一个等式来表示.

1 / 25

写成 16:2 = 32:4.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我举例说明比例各部分的名称: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比如在16:2 = 32:4这个比例中.16和4是比例的外项.2和32是比例的内项.

1632?24. 16:2 = 32:4写成分数形式就是

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个项;而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有四个项.

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因为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所以关键要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

师质疑:如果不能很快看出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怎么办?(生先讨论.回答后师再作一讲解:可以化简比)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师: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我们把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时.关键要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完成第38~39页的自主练习1、3、4题. 板书设计: 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

2 / 25

2.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41页 信息窗1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 3.渗透假设、验证、优化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

4.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学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复习导入:(课件出示)判断下面每组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113∶4和12∶9 16∶2和32∶4 7∶4和5∶3 80∶2和200∶5 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 11教师板书:3∶4 =12∶9 16∶2=32∶4 7∶4≠5∶3 80∶2=200∶5 2、谈话引入:刚才.你们是根据比例的意义先求出比值再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呢?通过前置性学习.我们来看看大家的理解.

二、小组交流 互学补充

根据“探究导航”在小组内轮流交流每个问题的研究过程.从中得到的结论与启发.一般的交流顺序是1号、2号、3号.4号组长记录、补充.形成小组共同的意见.以备展示用.

三、展示汇报 评价质疑

1.哪个小组愿意将您们组的发现与大家分享一下? 小组展示汇报.大家分享.相互评价.质疑对话.

3 / 2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