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领域代码:085224
一、培养目标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责任感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重点培养从事安全工程领域高级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专业人才,以及从事安全相关系统设计及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要求掌握现代安全工程和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熟悉国家的安全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生产安全、公共安全应急、火灾与爆炸等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和趋势,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以及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安全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能够为各级政府部门、各类现代生产企业、以及各种安全中介机构服务。
二、领域范围及研究方向介绍
安全工程是以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发生的各种事故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有关知识和成就,辨识和预测生产、生活活动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损失的工程领域。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国家、社会和个人对安全的依赖和企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安全工程实践的目的是为保证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生命、健康和设备、财产、环境等不受或少受损害,提供直接和间接的保障。安全工程是一门理、工、文、管、法、医等的大跨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性综合学科,相关领域的发展和渗透,充实和丰富了本领域的基础,拓宽和发展了本领域的研究范畴,并促进安全工程持续健康发展和具有长久生命力与创新力。本领域涉及工业生产安全、公共安全应急、火灾与爆炸、交通安全、城市安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技术和方法。
安全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直接为政府部门、工矿企业、安全中介机构、科研院所等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根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工作性质,其领域范围可分为:安全规划与设计、安全评价、安全监管、公共安全应急、安全技术与装备等。
三、培养方向
根据石油、石化行业对安全工程领域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的需要,本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为:
1.油气安全工程
2.安全监察与管理 3.安全评价(风险分析) 4.海洋油气安全技术 5.安全检测及监控 6.化工安全技术 7.安全设备工程 8.应急技术及管理
四、学习年限: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五、学分要求:总学分最低修满28学分,必修课不得低于15学分 六、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公共 必修 课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GSZ00001 学时 学分 36 80 48 48 48 48 48 48 48 48 16 18 32 2 4 3 3 3 3 3 3 3 3 1 4 1 1 1 1 1 1 1 2 学期 1 1,2 1 1 1 1 1 1 1 2 1-2 2-3 2 1-3 2 3 2 2 备注 任选1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GSZ00002 基础外语 GSZ00003 应用统计方法 必 修 课 GSZ00005 矩阵理论 SZ04011 风险工程学 安全工程信息化技术基础 安全检测与监测 油气安全工程 高等工程流体力学 高等传热学 专业实践 专业外语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专业 基础 课 SZ04005 SZ04006 SZ04022 SZ04013 SZ06007 任选2门 GSZ00007 公共体育 SZ04001 SZ04002 SZ04003 全日制适用 必修环节 听3次以上前沿讲座并撰写总结SZ04001 报告 SZ04002 SZ04003 SZ04004 专业外语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论文工作中期报告 非全日制适用 GSZ00008 自然辩证法概论 必选 SZ04025 安全人机工程
选 修 课 SZ04024 SZ04026 SZ04054 SZ04037 SZ04048 SZ04023 SZ04058 安全评价 安全原理(事故防冶技术) 现代安全管理 工业安全技术专题 燃烧与爆炸理论 安全仿真与模拟 应急技术及管理 安全系统工程 安全检测与监控 安全信息化技术概论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任选 2门 补 修 课 SZ04059 SZ04067 SZ04060 备注:
1.对跨学科报考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研究生,指定补修本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2门。补修课所取得学分不记入总学分。
2.专业外语课程作为必修环节,由导师指导查阅一定数量的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在第三学期开题阶段提交一份外文文献阅读报告,交导师审查并评定成绩,通过后记1学分。
3. 论文工作中期报告:非全日制工程硕士须在论文开题后6个月时间内,撰写论文工作中期报告,提交校内导师审核并评定成绩,通过后记1学分。
4.根据论文需要,也可选择其它专业领域或学科的硕士课程作为选修课。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1.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
2.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可以结合进行,时间不少于一年。其中专业实践可以分组进行,但学位论文必须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字数,可根据不同专业学位特点和选题,具体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