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苏科版七下生物笔记 - 图文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第8章 人的生殖与发育

第一节 精卵结合孕育新生命 一、人的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 人的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

2、 由生殖系统结构的不同造成的两性差异称为第一性征。 3、 男性生殖系统: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是男性主要生殖器官。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 输精管:输送精子。 前列腺:分泌黏液。

阴茎:内有尿道,能排出精液和尿液。

雄性激素:刺激男性性征器官的发育和维持第二性征。 4、 女性生殖系统:

卵巢: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 输卵管:输送卵子,是精子和卵子相遇并结合的地方。 子宫:胚胎继续发育的地方。

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也是月经流出的通道。 外阴:

5、雌性激素:刺激女性性征器官的发育、维持女性第二性征和性周期(即月经周期)。 二、受精过程

1、人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卵子是人体最大的细胞。

2、受精: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部位:输卵管;节育措施:结扎输卵管或输精管等。

3、基本国策:计划生育 三、胚胎发育

1、过程(约280天):受精卵(输卵管)→胚泡(输卵管)→胚胎、胎儿(子宫) 2、主要场所:子宫 3、胎儿:第八周末,外貌初具人形到出生前的胚胎叫做胎儿。 4、胚胎营养来源:卵黄(初期)、胎盘(后期) 5、分娩:胎儿通过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 第二节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一、人的生长发育: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等。

成年期是最长的一个阶段,40岁以后进入中年阶段,身体代谢速度逐步减慢,有些人身体渐渐发胖。60岁进入老年阶段。 二、青春期发育

1、 青春期身高、体重迅速增长,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是一生中身体

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2、 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的突出特征。

3、 性发育包括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发育。 4、 第二性征:在性激素的刺激下表现出来

男性第二性征:胡须生长、喉结突出、声音变粗、声调较低等。 女性第二性征:乳房增大、声音变细、声调较高等。 三、青春期卫生:遗精、月经、青春期心理卫生 第三节 人体概述 一、人体的主要系统

1、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2、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 呼吸系统: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循环系统:运输氧气、养料,运走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 3.各系统及功能 泌尿系统:排除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调节作用 生殖系统:繁衍后代

运动系统:运动、支持、保护

二、人体系统的功能 1、骨的基本结构:

骨膜:内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能不断形成新的骨细胞,使骨长粗。 骨密质:致密而坚硬,集中在骨干部分。

骨质: 骨松质:疏松呈蜂窝状,在长骨的两端。 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2、长骨两端的软骨层(成年后会骨化)能不断形成新的骨细胞,使骨长长。 3、经常参加适当强度的体育锻炼能促进青少年身高的增长。 4、骨的特性与骨的成分之间的关系 儿童和青少年 成年人 老年人 骨内无机物含量 骨内有机物含量 不足2/3 约2/3 超过2/3 超过1/3 约1/3 不足1/3 特性 柔韧,弹性大,不易骨折 坚固,有弹性 脆硬,弹性小,容易骨折 骨的成分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脆硬;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这两种成分使得骨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弹性。

5、骨的煅烧实验现象:鱼肋骨由白变黑,直至变成灰白色;煅烧后的鱼肋骨轻敲即碎。

结论:骨中含有无机物(剩下的是无机物,显得脆硬)

6、骨的脱钙实验现象:10%盐酸溶液中有气泡产生;鱼肋骨变软,可以打结。

结论:骨中含有有机物(剩下的是有机物,显得柔韧)

第9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第一节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1、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无机盐、膳食纤维。

2、 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供能物质:

蛋白质: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食物来源:瘦肉、鱼、蛋、奶、豆等

糖类:细胞重要组成成分、主要的供能物质 食物来源:小麦、水稻、玉米、高粱等谷类、甘薯、马铃薯、甘蔗、甜菜等

脂肪:主要的储能物质,能提供能量,能保持体温和防止机械损伤等作用。 食物来源:豆油、花生、肉类、核桃等 3、维生素 维生素种类 维生素A 主要食物来源 肝、蛋、奶、胡萝卜等 主要功能 促进人体的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正常视觉 缺乏症 皮肤粗糙、夜盲症 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B1 稻、麦等谷物种皮,豆类,维持人体正常的代谢和神经系酵母菌,蛋类等 统的正常功能 维生素B2 肝、绿叶蔬菜等 维生素C 番茄、柑、橘、山楂等新鲜蔬菜和水果 海洋鱼类的肝、禽畜的肝、蛋、奶等 植物油、绿叶蔬菜等 肝、绿叶蔬菜等 促进智力发展,促进细胞再生,口舌炎症等 促进生发等 维持正常的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 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 抗氧化、延缓衰老以及与性器官的成熟和胚胎发育有关 参与合成多种凝血因子 坏血病、骨骼脆弱、骨坏死 佝偻病和骨质疏松 尚未发现典型的缺乏症 成人一般不易缺乏 维生素D 维生素E 维生素K 4、实验: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

现象:清水变浑浊(分析:淀粉溶于水)

揉挤后的面团呈黄白色,胶状物质(分析:这是蛋白质)

白纸上有明显的油斑(分析:这是脂肪,说明花生种子中脂肪含量较多)

5、水:占人体比重最多。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在调节人体体温、排泄代谢废物等方面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

6、无机盐 无机盐 钙 铁 碘 来源 鲜奶、蛋类和豆类 动物的肝、肉类、蛋类和豆类 海带、紫菜、带鱼等 缺乏症 儿童佝偻病、老人骨质疏松症 贫血 地方性甲状腺肿 7、膳食纤维不被人体消化,但能促进肠道蠕动,利于粪便排出。

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口腔:牙齿咀嚼、舌的搅拌(分为牙冠、牙颈、牙根) 咽和食道:食物由口腔进入胃的管道 消化道 胃: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大肠: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出肛门 肛门:推出食物残渣

唾液腺:分泌唾液(含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淀粉 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

消化腺 胰腺:分泌胰液(含有胰蛋白酶等多种消化酶) 胃腺:分泌胃液(胃蛋白酶)和盐酸,消化蛋白质 肠腺:分泌肠液(含多种消化酶)

2、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四类

内外结构:牙髓、牙本质 上下结构:牙冠、牙颈、牙根 覆盖物:牙釉质、牙骨质 3、龋齿原因:书本P30第二段 4、食物的消化: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酶

营养物质的消化: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胆汁 肠脂肪酶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胃蛋白酶 肠肽酶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

消化方式: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最主要的消化器官:小肠 5、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这一过程称为吸收。 6、食物的吸收:(1)小肠适用于吸收的特征:小肠内表面有绒毛和皱襞 (2)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3)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小肠:吸收大部分营养物质 胃:吸收部分水、无机盐和酒精 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第三节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1、青少年饮食:足够的糖类(提供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适量的蛋白质(满足生长发育

的需要)、一定量的无机盐、维生素和纤维素。

2、平衡膳食宝塔(上至下):油脂类、奶制品、肉类、果蔬类、谷类

3、早中晚三餐热能:30%、40%、30%。

4、注重从健康有益、食品安全、营养均衡、促进发育等方面选择适合青少年的营养合理的食谱 5、食品安全:特别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第10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成分:主要成分是水,还有蛋白质、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和废物等

血浆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等

1、血液 红细胞:数量最多、较大、圆饼状、成熟无核、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血细胞 白细胞:数量较少、最大、有核、防御和保护、能吞噬病菌 血小板:体积最小、促进止血、加速凝血 2、 柠檬酸钠溶液:防止血液凝固 3、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血小板 红细胞 白细胞 数量偏少 数量偏少 数量偏多 异常出血,不易止血 贫血 缺铁性贫血 有炎症 血红蛋白 含量偏少 二、输血和血型

1、一次失血不超过10℅(400mL),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 一次失血超过10℅(400mL),就会危害健康 一次失血超过30℅(1200mL),就要进行输血

3、 血型:ABO血型系统,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发生凝集反应;少量输血可以考虑异

型血(万能输血者:O型;万能受血者:AB型);大量输血只能考虑同型血。 病人血型 一般情况下应该接受的血型 A B AB O A B AB O 可以接受的血型 A、O B、O AB、A、B、O O 不能接受的血型 B、AB A、AB —— A、B、AB 4、 献血:无偿献血、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第二节 血液循环 1、.三种血管: 动脉 静脉 心脏→身体各部分 出血呈喷射状 管壁较厚 富有弹性 分布在较深的部位 身体各部分→心脏 血流速度较慢 管壁较薄 弹性较小 分布位置有深有浅 血流速度缓慢 管壁很薄 弹性很小 分布广,遍布全身 毛细血管 小动脉→小静脉 2、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