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沟”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关于“知沟”问题的研究历程;并对研究重点作了介绍;同时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知沟”问题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知沟;文献综述;信息均衡
一、“知沟”假说及发展
60年代的美国学校中,贫富儿童在学习能力与成绩上的差距引起了社会关注,“知沟”假说就产生在美国民众呼吁教育机会平等的大背景下。美国政府推行教育补充计划,企图通过大众传播来缩小贫富儿童的知识差距。其中一项尝试就是制作%芝麻街&这一儿童启蒙教育系列片,希望通过电视这一大众媒体的播放能改善贫困儿童的受教育条件。而最终结果显示,贫富儿童既有的知识差距不仅没有因这一系列片而缩小,反而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扩大。
这个理论的最早贡献是蒂奇纳等人在1970年提出的“知沟”假设。它认为,“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壑是否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罗杰斯1976年将“知沟”重新定义为“传播效果沟”,信息不仅导致“知沟”扩大,而且也会导致行为沟与态度沟的出现。另外,他还指出,不仅是大众传播,这一理论对于人际传播也同样适用。
艾蒂玛和克莱因在1977年提出的“上限效果”假说认为,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逐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会减少乃至停止。经济地位高者虽然较早的获得信息,但是知识会在某一时间达到饱和,经济地位低者将会有机会赶上前者。
美国学者多霍等人认为有些沟壑最终也无法弥合,一个话题在一段时间后从公众讨论中消失,这样,一些经济地位低者就丧失了赶上经济地位高者的机会。 无论是沟壑扩大还是缩小,该假说对现实社会更有借鉴意义的是1974年卡兹曼提出的“信息沟”,它认为,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这并非对所有的社会成员均等,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这些先进机器能比其他人更有信息优势,信息的贫困者又有可能沦为物质贫困者。新技术层出不穷,“老沟”未平,“新沟”又出现,“知沟”从更广泛意义上来说,成为“数字鸿沟”。 这些沟壑出现在世界不同国家之间,又引发了国际传播领域的“南北问题”研究。[1]
二、我国对“知沟”理论研究量的变化及起分析1
为了统计我国学者对“知沟”问题的研究总量,作者对散见在文献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同时又用搜索引擎以“知沟”为关键词对现阶段该问题的探讨进行检索,统计数量变化。为进一步统计我国学者对“知沟”问题的规范研究,作者对中
【1】 郭化.《浅议我国“知沟”现状及对策》.东南传播,2006年02期
国期刊网(CNKI)全文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结果显示如表1。 截止到2000截止到2005截止到2010截止到2013时 段 方 式 年 年 年 年 CNKI 4 24 117 177 维普 4 17 69 89 万方 167 4334 20100 33516 表1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分析看出,2005年之前,国内对“知沟”理论研究文献数目较少,且硕博论文比重不多,2005年之后,相关论文数量大幅增加,这与
【2】
“知沟”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有关。
2
三、目前我国对“知沟”问题研究的热点分布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以一些传播学学者、社会学者、数字信息研究者等为主的研究人员对“知沟”进行了研究,并将结果以论文、学术著作、文章的形式发表出来,现将他们的研究热点分布整理如下:
1、“知沟”的概念及定义
虽然“知沟”这一名词频频出现在各种场合,包括各种学术性文章中,它的含义和所指却一直是混乱而随意的。目前学术界对于数字鸿沟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
比较概括性的定义是:所谓的\知沟\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系统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群体或个人之间所形成的知识差距。
有学者认为: “知沟”是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的占有和应用程度的不同所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问题。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付立宏博士认为:所谓“知沟”,亦称信息鸿沟,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以及一国内部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人群之间,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程度、应用水平不同所造成
【3】
的贫富悬殊状态。
对于“知沟”的定义目前还没有在内涵和外延上达成一致。一些学者把它理解为不同的社会群体上网比例的差异,另外一些学者则把“知沟”和不同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发展差距等同起来。这种概念的不一致造成了研究和讨论中许多不必要的混乱,而且无法对在一个社会内不同时点之间、或在各社会同一时点上的差别进行比较。
2、“知沟”的形成原因
对于“知沟”的形成原因,从现有研究文献看,学者将其分为两类,即国际间“知沟”形成原因和国内“知沟”形成原因。
【2】 李屹立.《对当前我国数字鸿沟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现代情报,2005 【3】 付立宏.关于数字鸿沟的几个问题[J].图书情报知识, 2003
对于国际间“知沟”形成原因: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邵培仁在《关于消除中国数字鸿沟的思考与对策》一文中指出国际政治经济的不平衡、不合理是造成南北国家间“知沟”的根本原因。此外,一些学者也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不同收入等级国家之间的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之间的差距、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
【4】
家之间的信息化程度的差距归纳为国家间“知沟”形成原因。
对于国内“知沟”形成原因: 武汉理工大学学者认为:收入差距是“知沟”的扩大的最主要原因。2006 年《农村经济绿皮书》指出,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2005 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255 元。这表明我国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十分悬殊, 农民仅有的 3255 元收入, 除去必要的生活开支、医疗和小孩教育外, 基本上不会有闲钱用于接收新信息,比如购买书籍、订阅报刊等。而对于城市居民来说, 由于可支配收入多, 经
【5】
济条件允许其通过购书、读报、上网等多种方式及时接收新的信息。
除此之外,一个国家内部“知沟”的出现还涉及到传播技能上的差异、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社交范围的差异;信息的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的因素;媒介大众传播的性质等社会因素。
由此可见,众多学者虽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知沟”的形成原因,但还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知沟”是涉及经济、文化、种族等众多领域的大问题,它的形成原因也纷繁复杂,不能以某一方面的原因来代替全部原因。二是研究“知沟”的形成原因是要从根本解决“知沟”问题,而不是研究原因本身。
3、我国“知沟”问题的表现形式
学者对于目前我国数字鸿沟研究的表现形式主要侧重3个方面,即中国与世界、中国各地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知沟”。
在信息时代,中国地区间的“知沟”突出表现为因特网普及水平极不平衡,国家统计局的测算显示, 中国家用电脑的普及率,东部最发达地区与西部最不发达地区的差距高达31倍;东部地区因特网用户的普及水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97倍,而西部地区则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3。在中国信息化程度的分布状况中,排位于前10名的省区中没有一个在西部,而排列最后的4名却都在西部地区。中国东西部之间的“知沟”正越拉越大,“知沟”已成为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
【6】
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上可知,大家至少在以下两个问题上达成共识,一是我国“知沟”问题已经广泛存在,且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障碍。二是中国要实现由大国到信息强国的飞跃,缩小面临的“知沟”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4、已有研究文献对我国解决“知沟”问3题的措施
研究问题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问题,学者们对“知沟”问题的研究也不例外,
【4】邵培仁,张健康.关于消除中国数字鸿沟的思考与对策[J].浙江大学学报, 2003;
【5 】谢弋、 鲁金华. 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东南传播,2007;
【6】汪传雷.国外信息差距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情报研究, 2001
纷纷提出相应措施:
有学者概括性地认为:1、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消除城乡二元结构;2、全面提高传播媒介普及水平,增加落后地区的媒介接触机会;3、提高农民使用媒介的便捷性;4、增加教育投入,消除教育的不平等现象;5、研究农村受众信息需
【7】
求,加强农村信息内容建设;6、提高农民媒介使用能力及其媒介素养。
还有学者从图书馆角度审视“知沟”的应对策略,提出:1、协调发展个人
【8】
动机;2、完善舆论导向;3、优化信息传递技术。
也有人以上海和兰州为例,经过严密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启示:1、务必持续地大力发展经济;2、务必持续地重视教育和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3、急需大力发展网络——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它很可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助推器;4、急需加强
【9】
重大、重要信息对国计民生之意义的(面向中低阶层的)大众化、通俗化解释。
从上面分析可知,学者对于解决“知沟”问题所提措施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多数学者所提措施都是合情合理的推论,很少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解决方案,从而使研究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
四、国内“知沟”理论研究中较为突出的文献简述 1、丁未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评述
在大陆知沟现象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学者丁未走在最前面。她通过翻译、综述国外知沟理论研究,并使用该理论在上海、北京、兰州三地进行知沟理论实证研究。她的知沟研究论文几乎所有大陆相关研究都要引用,博士论文《社会结构与媒介效果——“知沟”现象研究》是目前大陆“知沟”理论研究的顶峰。本部分即是对她博士论文的综述。
该研究分为两部分,上篇是对知沟假设理论与实证的成果综述,她把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分为社会结构视野中的知沟假设和个人层面的知沟假设与理论拓展两类,这是相关研究通用的分法。之后她又探讨了关于知沟假设的跨层次思考的国外研究,认为虽然个人层面的研究有其积极的补充意义,但是社会结构解释还是应当占据主导地位的。
在对知沟假设的实证研究进行综述时,她介绍了实证研究中对知沟进行测量的四个主要变量:在一个特定社会环境中的大众媒体的发布量、受众的社会经济地位、知识和知识差距。在梳理相关实证研究成果时,她总结了产生知沟的主要外在因素:议题性质、媒介报道量、信道的作用、社区结构与社会冲突、测量方法。在探讨产生知沟的内在因素时,作者总结了艾特玛等人的理论,并介绍了动机研究4的三种模式,并指出对内在因素的实证研究还太少。
在该论文的下篇,作者从当前社会结构与媒介知识差异,社区环境与知沟假
【7】陈瑶.《知沟与我国的贫富差距关系分析》.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8】胡秀丽.《从图书馆角度审视“知沟”产健的原因和对策》.新世纪图书馆,2011;
【9】张国良、丁未.《中国大众传播媒介与“知沟”现象初探》.新闻记者,2002
设验证,信息渠道与知沟,动机、态度、性别与知沟四个方面进行了知沟假设的实证研究。在小结中,作者给出了围绕大众媒介而解决知沟的四种措施:发展教育、开展媒介教育、报纸的使用和互联网的开发、媒介宣传策略等。
作者对今后知沟理论的研究也做出了初步的展望:
第一是纵贯调查,即两次以上的测量法而不是一次性静态测量法。 第二,对结构性因素的进一步探讨,也就是对人的基础群体和次级群体的属性对知沟产生的影响。
第三,大众传播媒介的不同类型对知沟的影响研究不能厚此薄彼,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的相关研究需要进一步开展。
【10】
第四,弱势群体研究需要得到重视。
2、国内其他知沟理论研究者成果综述
国内研究者除了丁未之外,多数是在进行实证或应用研究。 理论探讨中,较有意思的是《马太效应、“知沟”与优势富集》一文,把马太效应、知沟理论与优势富集这三个理论结合在一起探讨,认为它们都着重立足于“富集”这个过程。把这三个理论放在一起,我们会发现人类社会中物质资源
【11】
与信息资源分配的格局、特点、发展变化规律都极其相似。
实证研究中,多数是农村与知沟、互联网与知沟、大众传媒发展与知沟等的实证探讨。除研究背景外,研究假设及手段与国外相关研究大同小异,结论也没什么差别,不再详述。
五、对我国“知沟”问题研究文献的总体分析与评价
从以上分析可知,目前“知沟”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对该问题的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研究理论和研究覆盖面也为将来的研究奠定基础。但“知沟”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信息资源多寡和资金、文化、就业、生活质量等问题;关系到国家或地区科技参
与能力的强弱、经济的增长方式等更深层次方面的社会问题。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问题,我们的现有研究还有很大不足。未来的研究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目前由于研究目的和所处角度不同,学者们对“知沟”定义也有很大不同,这种分歧将制约未来的进一步研究。因此,在还没有对这一概念有公认的或默认的定义之前,我们应该首先确定,所谓的“知沟”,到底指的是什么:是地区间的差异,还是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距?不同社会群体又是如何划分的?是单纯根据某个人口变量(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还是综合这些人口变量来进行复杂的交叉比较?衡量的指标,是单一信息传播技术,还是一组信息传播技术?是单纯考察比较其拥有情况,还5是综合考察拥有、使用等不同层面的情况?这些,都是需要在使用“知沟”这一概念时加以明确的。
【10】丁未. 社会结构与媒介效果——“知沟”现象研究[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1】马芸.马太效应、“知沟”与优势富集[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 年第 2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