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如何培养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观察能力
【摘要】观察力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能力。一切认识过程都是从对各物和现象的具体观察入手,幼儿认识世界从具体感知活动开始,他们观察具有事物、区别事物的特征和变化,从而发现事物简单明显的联系。观察力是幼儿在感觉与知觉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能力,幼儿通过观察激起求知欲,好奇心、为主动获取知识。《纲要》指出:“尽量为幼儿创设探索和学习的环境,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观察是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观察力的培养和发展对幼儿自主探索学习世界具有重大意义,是智慧开启的重要能源。在种植活动中也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从“兴趣”入手,引导幼儿乐于观察;二、 教会幼儿观察方法,培养幼儿善于观察;三、 创造各种观察机会,培养幼儿勤于观察。总之,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其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兴趣 种植活动 观察
观察是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因此,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提出:“观察、观察、再观察。”
幼儿从其一出生起,就积极地向周围世界进行探索。《纲要》指出3岁儿童就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好奇心。但是,生活中我们会注意到:有的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总是向成人提出“这是什么”“为什么”等各种问题;而有的对眼前的变化“视而不见”,这让孩子失去了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机会,影响了孩子的发展。因此,观察力的培养和发展对幼儿自主探索学习世界具有重大意义,是智慧开启的重要能力教育家陈鹤琴的教育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他强调教学中应注重儿童直接经验的掌握,教师应积极地鼓励儿童去实践,去获得直接经验;其核心在于让幼儿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进而培养幼儿的素养。我园利用种植园地,让幼儿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渗透了
上述教育思想和观点,并将其有机整合。 一、 在播种中激发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促使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种植的一切活动。如何引发幼儿对种植的兴趣呢?老师们以播种为切入点,以此来激发幼儿对种植的兴趣。首先老师与孩子们一起来到种植园地,实地观察,让孩子们讨论:我们该在上面种些什么呢?接着给孩子们一定的时间去考虑,去收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几天后大家一起再来交流。几天后的讨论气氛非常热烈,孩子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收集了解了许多资料,并决定马上种植。孩子们兴奋地带来了许多种子,有大蒜、蚕豆、青菜籽等,这些种子怎么种下去,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讨论,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忙开了,松土的送土,挖洞的挖洞,还有的孩子把泥土里的小石子拣出来,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把大蒜插入一个个小坑里,而在种小麦和青菜籽时孩子们用小手把这些种子撒在泥土里,瞧那专注的样子,一个个好像都是种植能手,最后孩子们为种子宝宝浇上水。
在播种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不同的种子种植的方法各一样,这里面还藏着许多小秘密。“种子宝宝什么时候能长出来”“大蒜应该哪边朝上?”。从讨论种植的植物——收集种子——种植,都没有直接告诉孩子,或由老师决定种植什么。而是抛出问题,然后孩子们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这也是孩子一种能力的发展,最后通过生生互动,以同伴的经验来影响幼儿,使个体经验转化为集体经验。播种完,孩子们对种下去的种子宝宝产成生了极大的兴趣,孩子们有了进一步种植探索下去的兴趣与欲望。 二、 在观察中推动幼儿的探索。
植物的成长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幼儿观察、照顾、纪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在这些活动中,蕴涵许多发展机会,可让幼儿发展各种能力,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体验成功的情感。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变化的事物很感兴趣,而植物的生长就是一个容易看得清楚变化的过程。我园的种植大大地开阔了小朋友的眼界。在不同的季节里,小朋友可以认识到不同品种的蔬菜。园是小朋友每天很喜欢去活动的地方。首先:扩大了幼儿的认知。独生子女的宝贝们别说五谷不分,就连日常吃的蔬菜也认识不多。通过在种植园里的科学活动,我班小朋友们每当走进种植园,个个欢快雀跃,小手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