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练习题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项选择:

1.我国历史上曾经提出过“兼相爱”、“爱无差”的思想。( )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老子

2.我国古人曾经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社会状态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老子

3.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明确提出要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4.2006年10月,党的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的是( )

A.十六届六中 B.十六届五中 C.十六届四中 D.十六届三中 5.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A.重要 B.本质 C.一般 D.根本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发展 C.以人为本 D.建设 7.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 )。 A. 坚持科学发展 B.坚持协调发展 C.坚持全面发展 D.坚持统筹发展

8. 坚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 A.改革开放 B.民主法治 C.农村城市协调发展 D.东部西部协调发展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是( )。 A.政策 B.党 C.制度 D.干部 10.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 ) A.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D.到2020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1.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A.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

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D.到2020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

A.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D.到2020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 ) A.教育 B.就业 C.住房 D.党

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 ) A.物质基础 B.政治保证 C.精神支撑 D.社会条件

15.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 )。

A.物质保障 B.政治保障 C.精神保障 D.社会保障

1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政治保证是( )

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B.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C.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 D.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指导地位

17.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系统地回答了( ) 。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B.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的问题

18.我们党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的会议是( ) 。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C.党的十六大 D.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19.2006年10月,党的十届六中全会通过的重要文件是( ) 。 A.《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设》

D.《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 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B.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D.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21.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的是(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C.发展经济

D.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22.“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段话出自( ) 。

A.《全世界和谐》 B.《和谐与自由的保证》 C.《论十大关系》 D.《共产党宣言》

2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六个方面,排在第一的是( ) A.民主法治B.公平正义C.诚信友爱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4.第一次把“和谐”写入我国现代化目标,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的党的文件是( )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 B.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 C.中共十三大报告

D.《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5.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是(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