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

摘要:结合王培林教授的《中华通识课程——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我们在此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进行简要的论述。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当中蕴含了丰富的管理思想与谋略,闪烁着灿烂的管理智慧;现代管理的理论纷多繁杂,在此我们找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管理的现实意义,提出对现代管理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管理 儒家 道家 佛学

序言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五千年的发展与传承,给我们当代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并结合现代管理理论与思想,对于企业管理与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众多的内容,目前学术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有着三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儒道互补说,即孔孟学说;另一种是儒释道独立学说;还有一种是儒释道共存,但儒学起支配地位。对于这三种看法,我们在此不做深入的讨论,我们重点要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之间存在着哪些关系,通过总结这些关系为我们的现实管理提供一些指导思路与决策依据。

现代管理理论也是纷多繁杂的,上世纪四十年代,西方管理理论开始进入了第三阶段,即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阶段;进入到五十年代之后,现代管理理论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提出了众多的思想与理论,也形成了众多的学派,被称之为管理理论的“热带丛林”,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为“行为科学学派”与“决策理论学派”;进入到六十年代,提出了更加灵活的适应环境变化的“权变管理理论”;进入到八十年代之后,现代管理理论有了进一步新的发展,提出了“非理性主义倾向与企业文化”、“战略管理理论”、“企业再造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四个主要思想。进入到当前阶段,当代管理理论也在持续的发展并不断的提出新的思想,在此就不再展开了,我们重点是找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管理的一些现实意义。

一、儒家文化与现代管理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儒家的创始人为孔子,儒学的主要思想提倡“仁、义、礼、智、信”。

儒家的另外两位著名的学者分别为孟子与荀子,其中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荀子提出了“性恶论”。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荀子的性恶论的思想在先秦百家关于人性的论断中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后世今天的意义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性恶论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现代管理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仁、义、礼、智、信”对于现代管理的意义

1.“仁”对于现代管理来说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要使整个企业形成融洽和谐的氛围,在追求高绩效的同时,也要适时为员工着想、关心其生活,使员工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对于员工来说,在工作上要真诚踏实,取得领导的信任,帮助身边的同事,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另外,整个企业在社会上也要扮演“仁”的角色,不能为了追求利益而忽视了仁,对于近期出现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负面事件来看,都是企业缺乏“仁”的一种表象。

2.“义”对于现代管理来说,要求企业要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在追求高额利润的同时,也要承担起帮危扶弱的社会责任,例如汶川地震之后,全国的企业纷纷捐赠的行为其实就是一种“义”的表现。

3.“礼”对于现代管理来说,企业应该把顾客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对客户以礼相待,对于面向顾客的一线人员来说,也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待人接物的知识与技巧。

4.“智”对于现代管理来说,企业要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让企业当中的人

都能够不断的学习与提高。

5.“信”对于现代管理也尤为重要。企业经营诚信是第一位的,同样也适用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方面,企业管理者要建立威信,不能朝令夕改,员工之间也要坦诚相待,不能尔虞我诈。中国企业界的很多问题,就是在“信”上出了问题,并且这个问题也逐渐扩散的社会的其他层面。

(二)人性的“善与恶”对于现代管理的意义

现代管理理论当中有著名的“X理论”与“Y理论”,这两个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性善论”与“性恶论”有着微妙的关系,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1.X理论与性恶论:

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主张人的本性自私、懒惰,行为动机源于经济诱因,因此要注重强化指导和控制,强化监督和条例。管理的任务就是告诉工人该怎样做,做什么,并且监督他们。都强调管理者应当注重满足被管理者的需要;

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性恶论主张“自律”而X理论主张“他律”。X理论是主张通过外界的压力,让员工意识到不完成任务会带来的毁灭性的后果,使其畏惧将会受到的处罚,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而性恶论主张通过“礼”的教育,使人性得到提高与升华,从而使人心向善,自然而然的去遵守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行为规范,从而实现自律的管理目的。X理论认为如果员工表现懒散,态度冷淡,不愿意承担责任,缺乏创造心,也不肯同管理当局合作,那肯定是由于管理阶层所用的组织方法和控制方法不恰当的缘故。然而,性恶论则指出像追求享受,好逸恶劳等等不合作的一面是人的天性使然,如何去吧这种天性加以限制、乃至克服才是管理工作的必要内容。

2.Y理论与性善论:

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承认人性假设是管理活动的必要前提并且人的本质是善良美好的。Y理论指出,每一项管理活动或是决策都要以人的本质以及行为特点为出发点,而性善说的「不忍人之政」,实际上即是承认人之善性乃国家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同时Y理论表示员工的偷懒等等问题是后天形成的,与本质无关,性善说则是侧重于人的天性就是善良的,有的人行为不善,不能归罪于他的先天素质,而是由于他后天不去努力探求和发挥自己固有的善性。都强调了人类

精神追求对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麦格雷戈指出,在人们实现工作目标后所得到的各种报酬中,最有意义的而是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也提出,人的需要有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孟子则指出:人对于身体,哪一部分都爱护,都爱护便都保养。而保养小的部分的就是小人,保养大的部分的便是君子。只有满足了需求才能更好的进行一系列管理工作。

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性善论侧重研究管理者的行为,性善论中提倡「不忍人之政」,就是要求国家管理者扩充内心的善性,以推行「仁政」,安定天下。从这个角度来看性善论是希望通过管理者的自身的提高从而领导好整个团队,而Y理论所着重研究的是被管理者员工的行为,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管理工作的对策和措施。从这个角度来说Y理论更像是侧重被管理者行为的理论。Y理论注重对于管理过程中人的行为的描述,而性善论注重人性本质的善恶。在这点上,Y理论基本是属于科学的范畴,应为这个理论并没有对员工的这些行为作出善或者恶的道德评价,只是进行了一个客观的描述,与此相反,性善论把其归结与仁义礼智信等几方面来讨论人性的道德问题,所以说它是把人类的行为纳入到了道德范畴的体系中进行研究了。

3.“经济人”与“社会人”:

基于X理论与Y理论,管理学届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经济人”与“社会人”理论。X理论适用于“经济人”,即认为被管理者都是“性恶”的,都是追求高回报且唯利是图的,只要在经济上给予必要的奖赏,就能够提高绩效。Y理论适用于“社会人”,即认为在被管理者群体当中存在非正式组织,被管理者不仅存在经济上的需求,也存在其他的社会交往的需求,某种情况下经济手段无法再继续达到管理的目的。

4.对于现代管理的意义

通过以上的阐述,对比当前国内企业的发展来看,某些企业在管理当中存在着应对方法不当的问题。以珠三角为例:在改革开放初期,大批的外来劳动力聚焦到了珠三角地区,发展成为了众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那时候大多数务工人员都来自于农村,自律性差,通过“X理论”的实践,按照“多劳多得”的绩效标准,使珠三角地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珠三角成为了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这

说明那一时期的务工人员都属于“经济人”范畴;近些年来,随着农村城市化,珠三角地区的产业也在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集约型”转型,务工人员也从“经济人”向“社会人”转化,此时如果还按照“X理论”来经营,不仅可能无法达成高绩效的目标,并且也会增加巨大的成本,可谓“得不偿失”,如果按照“Y理论”并结合其他的方法,或者能够解决目前“用工荒”的问题。

X理论、Y理论属于西方管理理论当中较早期的理论,在之后又陆续又推出了超Y理论、Z理论等,在此就不再展开。

二、道家文化与现代管理

道家以先秦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道家思想当中对于现代管理有参考价值的主要体现在“无为”、“利他”与“不争”

(一)“无为”思想对于现代管理的指导意义

“无为”被道家认为是“道”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不是指不作为,而是指不经过深思熟虑,无目的地行为。对于现代管理而言,要“无为”方能“清静”,不能整天奔波忙碌,而无暇顾及更重要的事情,“清静”方能各归其“根本”,企业的决策者需要潜心下来关注企业发展的根本,正如苹果公司的乔布斯那样,为了研究新产品经常进入冥想的状态,这才是真正的抓住了“根本”。

现代管理要做到无为,就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在决策层面,就要清楚哪些事当为,哪些事当不为。无为而无所不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才是真无为。有一些企业见什么赚钱就盲目的跟风模仿,这种行为其实就是“有为”,中国这些年来的房地产行业的异常火爆,恰恰说明了这些投身房地产的企业,甚至是那些国企并没有做到“无为”。

(二)“利他”、“不争”思想对于现代管理的指导意义

《道德经》中记载:“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水善利万物”就是“利他”,我们借鉴到现代管理当中,企业也需要像水一样的“利万众”,让社会群体受益于企业,离不开企业。正如苹果公司的成功一样,苹果推出的一系列产品经过了细致的设计,充分的考虑到了消费者的使用习惯,真正做到了“利万众”。相反,如果企业不能“利万众”,那么企业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