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 数阵图和幻方(二)
幻方问题的研究在我国已流传了两千多年,它是具有独特形式的填数字问题。传说公元前二千多年,在大禹治水的时候,在黄河支流洛水浮起一只大乌龟,它的背上有个奇特的图案,(如图1),后来人们把它称之为“洛书”、
相传在我国远古的时代,有一匹龙马游于黄河,马背上负有一幅奇的图案,这就是所谓的“河图”,实际上它是由九个数字排成一定的格式(如图2),图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性质:它的横、竖、对角线上的每三个数字之和都是15。
一般地,在n×n(n行n列)的方格内,不重不漏填上n×n个连续自然数,并且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n个自然数的和都相等,则称它为n阶幻方。这个和叫做幻和,n叫做阶。
幻方又叫魔方,九宫算或纵横图。
魔方:我国的纵横图通过东南亚国家,印度、阿拉伯传到西方。由于纵横图具有十分奇幻的特性,西方把纵横图叫作Magic Square,翻译成中文就是“幻方”或“魔方”。
九宫算:所谓九宫,就是将一个正方形用两组与边平行的分割线,每组两条,分割成的九个小正方格。每个小方格分别填入从1到9这九个自然数中的其中一个,不同的方格填入的数不同,使得三横行中每一横行三个数的和(叫行和),三纵列中每一纵列三个数的和(叫列和),两条对角线中每一条对角线上三个数的和(叫对角和)都相相等,这样得到的图就叫九宫(算)图。
纵横图:长期以来,纵横图一直被看作是一种数字游戏。一直到南宋时期的数学家杨辉,才真正把它作为一个数学问题而加以深入的研究。杨辉在他的《续古摘奇算法》一书中,不仅搜集到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纵横图,而且对其中的部分纵横图还给出了如何构造的规则和方法,从而开创了这一组合数学研究的新领域。 解决幻方问题的关键是确定中心数和顶点数。(定中间数,填四角数,算其余数) 三阶幻方:就是将九个连续自然数填入3×3(三行三列)的方格内,使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的和相等,这叫做三阶幻方。 奇数阶幻方: “罗伯法”“楼贝法”
西欧在十六,十七世纪时,构造幻方非常盛行。十七世纪,法E路第十四对构造幻方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专门派De La Loubere(楼贝)出使泰国(1687-1688),Loubere:将在邏罗学的构造作画何奇数阶幻方法的一种统一的方法
1居上行正中央,依次斜填切莫忘,上出框时往下填,右出框时左边放,排重便在下格填,右上排重一个样。
扬辉方法:扬辉在《续古摘奇算法》中,写到“九子排列,上下对易,左右相更,四维挺出”
杨辉给出的方形纵横图共有十三幅,它们是:洛书数(三阶幻方)一幅,四四图(四阶幻方)两幅,五五图(五阶幻方)两幅,六六图(六阶幻方)两幅,七七图(七阶幻方)两幅,六十四图(八阶幻方)两幅,九九图(九阶幻方)一幅,百子图(十阶幻方)一幅(参见图1-9-3)。其中还给出了“洛书数”和“四四阴图”的构造方法。如“洛书数”的构造方法为:“九子斜排,上下对易,左右相更,四维挺出”。
但可惜的是,杨辉只停留在个别纵横图的构造上,没有上升成一般的理论。他所造出的百子图,虽然每一行和,每一列都等于(1+2+3+…97+98+99+100)=505,但两对角和不是等于505,直到我国清代的张潮(165—?)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造出第一个两对角和也是505的百子图。 偶数阶幻方:对称交换的方法。
1、将数依次填入方格中,对角线满足要求。
2、调整行,对角线数不动,对称行的其它数对调。 3、调整列,对角线数不动,对称列的其它数对调。
数阵图:把一些数字按照一定的要求,排列成各种各样的图形,叫做数阵图。 1、封闭型:封闭型数阵图的解题突破口,是确定各边顶点所应填的数。为确定这些数,采用的方法是建立有关的等式,通过以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讨论,来确定每条边上的几个数之和,再将和数进行拆分以找到顶点应填入的数,其余的数再利用和与顶点的数就容易被填出。(1—6)
2、辐射型:辐射型数阵图,解法的关键是确定中心数。具体方法是:通过所给条件建立有关等式,通过整除性的讨论,确定出中心数的取值,然后求出各边上数的和,最后将和自然数分拆成中心数的若干个自然数之和,确定边上其他的数。(1—9和相等)
3、复合型:复合型数阵图,解题的关键是要以中心数和顶点数为突破口。(1~7,和相等)
典型举例1
将1~8这八个数分别填入右图的○中,使两个大圆上的五个数之和都等于21。
解:中间两个数是重叠数,重叠次数都是1次,所以两个重叠数之和为 21×2-(1+2+…+8)=6。
在已知的八个数中,两个数之和为6的只有1与5,2与4。每个大圆上另外三个数之和为21-6=15。
如果两个重叠数为1与5,那么剩下的六个数2,3,4,6,7,8平分为两组,每组三数之和为15的只有 2+6+7=15和3+4+8=15, 故有左下图的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