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下半年青海省《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型示例考试试
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 27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 )把幼儿教育看作是整个学制系统的最初阶段,认为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提出“整个国家的基础在于童年的正确教育”。(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福禄贝尔
2、1903年中国第一个幼儿社会教育机构在____创立。 A:武昌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3、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__。
A.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教学
C.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4、中国最出名的纸是产自什么地方____ A:端州 B:徽州 C:苏州 D:宣州
5、教师因本职工作的伟大而感到光荣的道德情感是( ) A:自尊感 B:自豪感 C:正义感 D:幸福感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__ 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7、考试命题的质量指标主要有( )①信度②效度③区分度④难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之一——情境是指教师教学前( )的准备状况。 A:课程、课件和教学环境 B:课件、网络和多媒体环境 C:硬件、网络和教学环境 D:硬件、软件和教学环境
9、社会需求与____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A: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 B:教育机构 C:政府 D:父母
10、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____ A:元谋猿人 B:蓝田猿人 C:北京猿人 D:山顶洞人
11、在日常教学中,由于学生表现良好,教师减少其家庭作业的量,教师这样的行为称之为。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12、在学习中,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 A:组织 B:计划 C:精细加工 D:复述
13、在幼儿园中负责本班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的是( ) A:园长 B:阿姨 C:保育员 D:幼儿教师
14、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心理学家是____ A:布鲁纳 B:奥苏伯尔 C:加涅 D:苛勒
15、心智技能的执行具有( ) A:外显性 B:展开性 C:内潜性 D:客观性
16、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是__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荀子
17、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善于言辩,有人长于数理运算。上述现象表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 A.连续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18、测验题目对预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宜性程度,被称为____ A:效标关联效度 B:预测效度 C:构想效度 D:内容效度 19、( )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A:学校教育 B:遗传素质 C:环境
D:内部因素
E:学校师资水平 20、战国后期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成为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的著作是__ A.《学记》 B.《孟子》 C.《论语》 D.《中庸》
21、最早采用“课程”一词的是 ( ) A:吉尔古德 B:赫钦斯 C:巴格莱 D:斯宾塞 2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____(浙江省)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23、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这表明其思维具有____
A: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B:无意义的机械学习 C: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D:有意义的合作学习
24、学习某材料,10次正好记住,那么学习多少次效果最好呢__ A.8次 B.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