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8年级上册语文23 《愚公移山》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8年级上册语文23 《愚公移山》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文中人物(包括天神)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不同的。找出相关语句,简析他们的态度。 参考答案:

大部分家人: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支持移山的行为,并主动献计献策,解决移山中存在的问题)

愚公之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对移山存有疑虑,一是担心愚公的力量,二是担心无处放置土石) 邻人之孀妻弱子:“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不顾力量弱小,支持移山的举动)

智叟:“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轻视、嘲讽愚公,认为移山是愚蠢的行为,根本不可能成功)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对愚公的决心和勇气感到畏惧)

天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被愚公移山的行为及其精神感动)

二、这则寓言记叙了一件“改天换地”的事,描写了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熟读并背诵课文,想一想它的寓意是什么。和同学讨论交流。 参考答案: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三、翻译句子,体会智叟和愚公两人对话背后的心理。

1.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参考答案:

1.你也太不聪明了!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根草都不能铲除,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

智叟的心理:愚公大概是老糊涂了,竟然想凭着这把年纪和这点力气把山移走,这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办到的。聪明如我,决不可能去做这样的蠢事!

2.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何必担心挖不平呢? 愚公的心理:我虽然年迈,但我还有众多的子孙,他们还会有他们的子孙,这样一代一代坚持挖下去,总有可以挖平的一天!智叟竟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真是枉称一个“智”字! 四、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

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3.何苦而不平 必先苦其心志 ..

4.帝感其诚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参考答案:1.将近 况且

2.制止 仅仅,只

3.愁苦。这里指担心 痛苦,这里是“ 使……痛苦”的意思 4.诚心 真正,确实

五、从下面两个场景中任选其一,以课文相关内容为基础,发挥想象,写一个片段。不少于200字。

1.愚公一家和邻家小儿“移山” 2.愚公与智叟辩论 参考答案:示例:

愚公与智叟辩论

就这样决定后,愚公和家人便开始了夜以继日的工作。邻家的京城氏是个寡妇,她有个刚刚换牙的儿子,也蹦蹦跳跳地跑来帮忙。

河曲有个智叟,听说愚公要移山,便跑来阻止,说:“你怎么这么傻呀!人都这么老了,又没有什么力气,就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拔不动,还想对付那些山石?”

愚公擦了擦额上豆大的汗珠,笑了笑说:“大山不移,乡亲们出入不便哪。” 说完,又埋头铲土去了。

智叟斜眼将愚公上下打量了一番,见他满身泥土,汗水湿遍全身,衣服被石块磨得破烂不堪,不由得冷笑道:“真是自不量力,大山如此之高,凭你一老头,行吗?还不如在家安享晚年。”

愚公听到智叟这般说,便停下手中的工作,叹了口气,正色道:“你真是顽固不化,连寡妇孩子都不如。即使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连续不断,是无穷无尽的,而山则不会增加一丝一毫,哪有铲不平之理呢?”

一番话说得智叟哑口无言,只得怏怏地狼狈离开了……

六、《列子》中有很多寓言,如“歧路亡羊”“詹何钓鱼”“造父学御”“鲍氏之子”“九方皋相马”等。以小组为单位挑选一两个,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讨论其寓意,在班上开一次《列子》寓言故事会。 参考答案:示例:歧路亡羊

大意:杨子的邻居丢失了羊,邻居于是率领他的朋友,又请杨子的童仆一起追赶。杨子说:“唉!丢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因为岔路很多。”不久,杨子的邻居就回来了。杨子又问:“找到羊了吗?”邻居回答:“丢掉了。”杨子问:“为什么羊丢了?”邻居回答:“因为岔路之

中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往哪边去追,所以就回来了。”听完这话,杨子的脸上现出忧伤的样子,一整天都没有笑过。

寓意: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