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数学下册锐角三角函数(正弦)教学反思

《锐角三角函数(1)》教学反思

这次授课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的第一课时,锐角三角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学好本节中关于锐角的正弦的定义,对下一节余弦,正切的定义的学习有极大地帮助。 一、自我评价

1、完成了课堂的教学目标,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

本节课采用“问题引入法”,从教材探究性问题铺设水管的长度入手,用特殊值探究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用学生已知的知识去探究未知的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大部分学生都能动手动脑。给出正弦的定义后,都能正确利用定义去求锐角的正弦。 2、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注重了数学方法的渗透

本节课重、难点在于比值的理解,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做的:(1)突破角的任意性(从特殊到一般),(2)突破直角三角形大小的任意性(相似三角形性质的运用),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固定的(30度、45度、60度、一般任意锐角)的角,无论这个直角三角形大小如何,其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始终保持不变。 3、加强了与学生的合作交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每个问题的提出,都由学生去想办法解决,我只是加以引导和总结。教学中,我一直比较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对那些积极动脑,热情参与的同学,都给予了鼓励和表扬,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保持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

二、反思不足

1、在合作探究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过少。想着时间很紧,基本上一环节一环节的没有停顿,有些反应慢点的学生可能还没彻底弄懂,我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2、引导启发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还需改进。数学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这节课在方法的引导上稍显粗糙。

3、对学生的情况准备的不充分。两天前我在九(199)班试讲过一次,当时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讲课非常顺利,效果很好。现在给九(197)班学生上课,本以为学生素质更高,跟老师的配合应该更好,但没想到学生普遍不举手发言,试着调动了几下没反应,心里就有些着急。这说明我缺乏随机应变、灵活掌控课堂的能力。 4、由于学生的不积极,我马上陷入了另一个问题:讲得过多。 三、课堂重建

1、我将尽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上课前多揣摩。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思考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挫折。

2、时间的安排可以更紧凑些。前面的知识点应在15分钟内讲完,这样后面的问题学生就有更多的思考时间。

3、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学生自主交流、合作学习、教师点拨的方式,把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4、与学生多作交流。用鼓励的眼神,用耐心的启发,而不是心浮气躁的埋怨。

每次讲课都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提升,讲,然后知不足。教到老,学到老,永远不要以老教师自居,然后停滞不前,这是这次讲课给我的启示。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