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二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训练(a卷) 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复习训练(A卷)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共33分) (一)选择题(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谄媚(xiàn) 黄晕(yùn) 澄清(chénɡ) B.济南(jì) 绯红(fēi) 憔悴(qiáo) C.应和(hè) 殷实(yīn) 踱步(duó) D.薄烟(báo) 干瘪(bié) 归宿(sù) 2.下列词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

A.弱不经风 铁干虬枝 银装素裹 B.花枝招展 孤芳自赏 人迹罕致 C.忧心忡忡 勃勃生机 众说纷纭 D.饱经忧患 五采缤纷 各抒己见 3.依次填入横线内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是能看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_________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_________的天气,反而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_________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A.温晴 响亮 响晴 B.温暖 晴朗 暖和 C.响晴 响亮 温晴 D.暖和 晴朗 温暖 4.下列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去克服困难,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石材同人类的历史紧紧相关,与祖国建设休戚相关。

C.这家饭店不大,但脍炙人口的饭菜引来了络绎不绝的顾客。

D.公安干警迅速出击,当场抓获一名罪犯,其余同案犯也将在劫难逃。 5.选出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A.人们啊,你可知秋天为何有一个丰厚的收获?因为它有着一个成熟的头脑。(设问,拟人)

B.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了;不是雨,我怕早已干瘪了;不是光,我怕早已苍白了。(拟人,排比)

C.飘悠悠,飘悠悠,盘旋的秋叶在落下前似乎忧心忡忡。(反复,比喻) D.大地淡然一笑答道:“如果那样,我不也变得一样薄情吗?”(拟人,反复)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体育能否达标,是“三好生”的标准之一。 B.经过总结,我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方法。 C.飘泼大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D.在这次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7.下列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春》围绕一个“春”字写了三个部分,这三部分顺序与作者感情发展是一致的。 B.《济南的冬天》第一段三个对比写出济南冬天的“奇迹”,其中“济”是多音字,这里读“jī”。

C.《海滨仲夏夜》一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海滨初夏的夜晚的景色。 D.《秋魂》一文共分七个部分描绘秋天的肃杀与凄凉,给人们带来无限愁思。 (二)语言积累与应用(12分) 1.《春》的最后三节连用三个比喻,说明春的生长过程,请你默写这三个比喻句。(6分)

春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秘书传呼机上收到这样一条信息:“李科长听说材料没上报张局长,非常生气”,王秘书不明白究竟谁生气了。根据提示,标出标点。(6分)

①李科长生气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张局长生气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27分) (一)(8分) 月亮上来了。

是一轮灿烂的满月。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沙滩上,也突然明亮了起来,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得清清楚楚了。啊!海滩上,居然有这么多的人在乘凉。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嘻闹声,响遍了整个海滩。

月亮升得很高了。它是那么皎洁,那么明亮。 夜已经深了。

沙滩上的人,有的躺在那软绵绵的沙滩上睡着了,有的还在谈笑。凉爽的风轻轻地吹拂着,皎洁的月光照耀着。

1.这个段落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对这五个自然段文字的写景顺序理解正确的项是(2分)( ) A.时间顺序

B.从上到下的顺序

C.光线和色彩的变化顺序 D.从高到低的顺序

3.从上述语段中找出两个比喻句,并说说如此运用比喻的作用。(3分) 4.对这个语段景物的描写,感情基调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 A.黯然的 B.明亮的 C.闲适的 D.欢愉的 (二)(12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jì( )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xiānɡ( )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在“( )”里将注音写成汉字。(2分) 2.这一自然段主要是写(2分)( )

A.山上的小雪 B.雪后小山

C.雪后的阳光 D.雪后的风 3.雪后的山坡给人的总印象是(2分)( ) A.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 B.好像穿着带水纹的花衣 C.好像日本看护妇 D.实在是太秀气了

4.这一自然段写小山雪景时,作者所按的空间顺序是(2分)( ) A.从上到下 B.从下到上 C.日落前后 D.风吹前后 5.分别找出这段文字中属于想象和议论的句子。(2分)

(1)想象性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议论性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为什么说薄雪好像害了羞,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三)(7分)

①骆驼蓬,你是沙漠植物中的骄子。

②啊,你看去是那么不起眼!没有挺拔的茎,翠绿的叶,艳丽的花,可你却一代一代倔强的生长着,把根须深深扎进砂砾之中,摄取一星半点的水分和营养,日积月累,把它储存进自己的叶和茎里……但那不是为使自己永存,而是为他人造福。

③可不是吗?当长途跋涉的驼队饥渴难忍的时候,你又毫无保留的献出自己的一切,燃烧熊熊篝火,给辛勤者以光明和温暖。

④骆驼蓬,你本是一种普通的、无名的蓬,但人们用“骆驼蓬”这个美号为你命名,这是你的骄傲,也是你的光荣。

1.本文的写作对象是____________,其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3分) 2.文章赞颂骆驼蓬,为什么会出现第二节中画线的句子?(2分)

3.文章用什么思路、哪些方法描写了骆驼蓬?你从文中得到哪些启示?(2分)

三、作文(40分) 进入中学,我们结识了许多新伙伴,认识了许多新老师。大家在新的班集体里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一起锻炼,一起进步。请以“我的新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先完成标题。

②书写工整,使用标点符号要正确。

参考答案

一、(一)1.C 2.C 3.C 4.D 5.C 6.D 7.A (二)1.略

2.①李科长听说材料没上报张局长,非常生气。②李科长听说,材料没上报,张局长非常生气。

二、(一)1.月下沙滩 2.A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