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实验指导书
王鹏宇 编著 (第一版)
电子信息工程系
2015年7月
目 录
前 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TI Z-Stack简介 ...................................................................................... 1Z-Stack星状网实验 ............................................................................... 8Z-Stack树状网实验 ............................................................................. 13 Z-Stack MESH网实验 ......................................................................... 18传感器数据收发实验 .......................................................................... 24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
前 言 TI Z-Stack简介
TI公司在提供Zigbee无线单片机CC2530的同时,也提供了Z-Stack协议栈源代码,以方便设计人员将Z-Stack直接移植到CC2530上使用,使其支持IEEE 802. 15. 4/ZigBee协议。TI也提供比较多的工具软件,如CC2530的FLASH编程软件,包监视分析软件,以及一些在协议之上的应用案例,简单点对点通信软件、智能家居应用软件等。
为了使我们自己的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必须保证硬件的设计稳定可靠,满足需要的功能要求外,软件的设计也是同样重要的。为了使整个系统能很好的正常工作,必须让软硬件协同操作,在TI的Z-Stack协议栈之上开发我们自己的软件系统,不愧为一种很好的、省力的方式。自己去写Z-Stack协议栈代码并让其稳定运行是不现实的,不是投入太大就是时间太长。这样,对TI的Z-Stack协议栈代码进行必要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IAR软件打开TI的Z-Stack协议栈,如下图所示:
第一次打开工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左边一排文件夹,非常多,很庞杂,感觉无从下手。 我们先不深入目录之下,先了解每个目录放的是什么内容,那么知道各个文件夹大概是什么功能,分布在 ZIGBEE 的哪一层,那么在以后的工作中无论是查询某些功能函数还是修改某些功能函数,甚至是添加或删除某些功能函数就能顺利的找到在什么地方了,方便对Z-Stack协议栈软件的更深入的学习了解。
下面对Z-Stack协议栈的文件夹进行介绍:
APP(ApplicationProgramming):应用层目录,这是用户创建各种不同工程的区域,在这个目录中包含了应用层的内容和这个项目的主要内容,在协议栈里面一般是以操作系统的任务实现的。
APP:用户应用程序及接口,包括串口数据处理、无线接收数据处理、用户LCD显示处理、传感器数据读取和发送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