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中小旅行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

杭州市中小旅行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改革开放后旅游业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各方面保护壁垒也逐步消除,中国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旅行社队伍也不断壮大。另一方面也使我国旅游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旅行社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特别是市场中占据了绝大多数的中小旅行社 ,让人不由得担心规范国内旅游市场和提升旅行社行业竞争力的任务之艰巨。而随着旅游市场的发育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旅行社正面临着更深层次的改革、更大范围内的开放和更为复杂多变的创新. 本文将针对国内中小旅行社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开展市场竞争方面就不同学者提出的观点和现实问题进行探讨,就针对如何增强中小型旅行社竞争力,提出一些建议从而使其更为有效地迎接挑战和参与竞争。

王亚峰认为我国现价段中小稚行社数量的快速增长符合市场,但是发展中的中国中小旅行社业面临削价竞争和无序竟争两个主要问题。因此他认为中小旅行社应加强建立自我约束机制, 维护市场秩序面对旅行社行业目前的不规范状况, 旅行社行业自身不应消极等待, 而应积极探索在现有条件下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他参考国外旅行社的发展,提出国际上中小企业合作协营对中国中小旅行社有一定的启示。

王春雷针对不断壮大的,却竞争日趋激烈的旅行社队伍,对中小型旅行社在产品开发、品牌吸引力、运作成本、企业发展资金、促销力度及其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其经营方面给出了建议及意见,他认为旅行社应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实施产品升级战略,严格控制经营成本,不断推进营销创新,采取合理的运营模式以解决现实问题。

李瑶认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形势和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局面使我国旅行社企业普遍感受到了危机与挑战,国内旅行社业承受了国际大型旅游集团和企业内部改革的双重压力。而在中国现有的旅行社市场格局中,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中小旅行社在产品开发、品牌竞争等方面都处于更加明显的劣势地位,这极大地制约了国内旅行社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使我国旅行社业正逐步成为一个低利润行业。大致赞同大部分学者的意见认为在旅游线路、专业化分工、体系内部管理能力、企业发展资金及促销力度方面存在着较大

的问题。就此觉得要解决问题必须努力营造中小型旅行社发展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加强旅行社内部管理。

张晶, 徐淑梅在旅行社现状及中小型旅行社劣势方面基本同意别的学者,此外他们还认为中小型旅行社出现了一定的信用危机,而在发展对策方面提出了新的对策,不断推进营销创新,借助网络技术,注重会展营销,开展一对一营销,还有就是解决中小旅行社的信用问题。

盖玉妍, 赵达薇认为中小旅行社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是培育核心能力。基于中小旅行社数量大,但经济效益低下中小旅行社内部结构具有“小而全”特点成立时间短,运营和管理机制相对落后的现状,结合中小旅行社核心能力的理论基础,提出组建旅游联合体进行产品创新,走专业化经营道,依附大社,成为其销售代理以及抓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和开展网络化、电脑化经营等解决途径。

目前,中国大大小小旅行社近4 万家,再加上近三四千家的相关代理机构,我国旅行社行业的规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从我国旅行社业的规模结构来看,小规模旅行社占绝多数;从地理分布情况来看,我国旅行社在全国的分布基本合理;行业利润却因激烈的竞争在逐年下降,数据显示在20 世纪末旅行社的利润还在8%左右,但到了21 世纪的最近几年旅行社的利润率已经跌到了2%左右。但是其中也有少数学者认为实际上这些国内社并不一定在亏本经营,而是隐瞒利润。同时,中小旅行社的超范围经营现象比较普遍,比如经营出境游,中小旅行社一般都没资格,但不妨碍他们与有经营资格的旅行社合作,获取利润零售的利润。

参考学者的观点,结合实际我认为中小型旅行社在发展中也存在着规模小,成本开支相对小,进而使某些业务不正规以获得利润等优势。以及产品同质化程度高资金短缺,影响产品开发、市场推广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内部分工比较杂乱品牌意识不够业务较少、来源单一等劣势。

对上述问题应在组织结构、内部管理的问题上有所对策,具体为采用专门人员;规规范化管理;员工待遇多元化;提高企业文化意识等。在对旅游产品开发问题的上,进行市场调查,明确顾客需求;加大人力与资金投入。在经营成本及相关单位长期合作方面,改变旅行社原有的经营模式;争取参与景区设计与建设;针对性地主推特色线路、酒店、购物地点等。最后在营销方式上改变只有关系业务的现状;多渠道宣传。

旅行社的产品,导游的服务,线路的销售都至关旅行社的生存。通过对实践工作中的问题的分析思考,寻求最佳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中小旅行社要加大产品的吸引力,放

1

一部分的资金,精力在产品开发上,建议做好旅行社的长远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 钟向忠. 基于新假日制度的中小旅行社营销渠道策略研究[J]. 企业活力, 2009,2:38-39.

[2] 盖玉妍,赵达薇. 培育核心能力:中小旅行社生存与发展的关键[J]. 科技与管理, 2003,2(18):52-55.

[3] 张晶,徐淑梅. 浅谈我国中小旅行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08, 11(30):197-198.

[4] 李瑶. 浅谈我国中小型旅行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实证分析,2005,8, 11(C03).

[5] 李晓阳. 我国中小旅行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商业研究,2005,04(312). [6] 侯海玉. 我国中小旅行社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走向预测[J]. 发展之道,2007,21(04):105-107.

[7] 王亚峰. 中国中小型旅行社竞争与合作机制的探讨[J]. 北方经济,2006, (2):40-41.

[8] 王春雷. 中小旅行社的经营困境与创新对策研究[J]. 学术探索,2004,(5):34-37. [9] 贡保南杰. 试论北京郊区旅游业重复建设[J].旅游学刊,2004,(1). [10] 郭鲁芳,等. 旅行社经营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11] 刘伟东,等. 中小企业现代经营[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12] 许刚,张晨. 旅游社发展应强化品牌意识[J].经济师,2002,(1). [13] 杨劲松. 破解旅行社价格战的谜团[N].中国旅游学摄,2003-11-17.

[15] Alison Morrison,*,Jack Carlsen and Paul Weber. Small Tourism Business

Research Change and Evolu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10,12(25): 739-749.

[16] Zhang H,Morrison A.How can the small to medium sized travel agents stay competitive in China’s travel service sect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07,19(4):275–285.

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