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复习》 绪论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地球科学、地质学。
1地球科学:是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同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一回答:○
起构成近代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
2地质学:以研究地球的本质特征为目的,是地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组○
成、结构构造,以及地壳和岩石圈的形成和演变历史的科学。
二、填空题
1、地质学发展经历了 古代地质思想的萌芽(18世纪以前)阶段 、 近代地质学的创立阶段(18—19世纪中叶) 、 近代地质学的发展阶段 三个阶段。
2、地质学发展初期,学术界展开了 水成论 与 火成论 和 灾变论 与 渐变论 两场争论,对地质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判断题
1、地质学与地球科学研究的内容实际上没有本质区别(错 )。 2、地球的演变是以渐进的方式持续进行的(错 )。 解析:
1地质学不能涵盖地球科学的所有含义,○它们之间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但由于地质学研究领域广博、分支学科较多且以研究地球的本质特征为目的,在地球科学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2在地质历史中,○某些突变现象也是常见的。正确的思维方法应当是在承认地球演变过程的缓慢性和渐进性的同时,也承认存在着阶段性的灾变过程。即地球和地壳的演变经历了渐变——灾变——渐变的反复发展的过程
第一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重力异常、磁异常、地温梯度、 岩石圈。
1重力异常:实测重力值多数与正常重力值不符的现象。原因:○1测点不一定位于平回答:○
2地壳不同部分物质的密度不同(为消除高度和地形因素的影响,把重力值校正到相当于海平面高均海平面上○
度是的重力值的工作称为重力校正。校正后的重力值与正常值(理论值)偏离,并达到一定程度,便形成重力异常。可反映地壳内部物质密度的变化。)
2磁异常:地球浅部具有磁性的矿物和岩石所引起的局部磁场,它也叠加在基本磁场上。 ○
3低温梯度:在内热层(增温层)中,深度每增加100米所增高的温度。 ○
4岩石圈:软流圈之上的地球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固体物质。 ○
二、填空题
1、地球表面积是起伏不平的,可分为 陆地 和 海洋 两大部分。
2、大陆表面按起伏特征可分为 山地 、 丘陵 、 平原 、 盆地 、 高原 等五种地形地貌单元。
3、世界上的两大山系为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 环太平洋山系 。 4、海底地形分为 大陆边缘 、 大洋中脊 、 大洋盆地 三大单元。 5、大陆边缘分为 大西洋型大陆边缘 、 太平洋型大陆边缘 两种类型。
6、大陆边缘由 大陆架 、 大陆坡 、 大陆基 、 岛弧 、 海沟 五部分构成。 7、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 大气圈 、 水圈 、 生物圈 三个圈层。
8、根据 莫霍(洛维奇)面 、 古登堡面 将地球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
第1页共15页
《地质学基础复习》 分。
三、判断题(正确∨,错误×)
1、某地区重力异常,说明该地区重力值偏高(×)。
2、纵波传播速度快,能够在液体中传播,横波传播速度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 3、A地1000米深度处的温度一定比B地800米深度处的温度高(×)。 4、地下的温度、压力,与地壳的密度成正比(×)。地下的温度主要同深度有关
5、古登堡面以上,重力值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古登堡面以下,重力值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P21在2885KM以上…… P27 表格重力值一栏
6、地球的北极为地磁场的N极;地球的南极为地磁场的S极(×)。 四、选择题
1、岩石密度越( D),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越慢;能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是( )。 A、高、面波 B、低、横波 C、低、体波 D、高、纵波 2、山地的海拔高度最低界限为( A );平原的最高海拔界限为( )。
A、500米、200米 B、1000米、500米 平原 丘陵 山地(高原) C、500米、100米 D、1000米、200米 200米 500米
3、按照高程和起伏特征,大陆地形可分为( C )种类型;根据海底地形的总特征,海底地形可分为( )个大的地形单元。
A、5、2 B、2、2 C、5、3 D、3、2
大陆边缘、大洋中脊、大洋盆地 4、大陆架的坡度( );大陆坡的坡度( B )。 A、大、大 B、小、大 C、小、小 D、大、小
5、地震波能够在地球内部传播说明地球有( B );地壳中的岩石可发生强烈的弯曲说明地球具有( )。P22
A、弹性、弹性 B、弹性、塑性 C、塑性、塑性 D、塑性、弹性 五、简述题
1、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及划分结果。
1根据各圈层的密度和地震传播速度推测各圈层的物质组成○2通过高温高压模拟答:划分依据:○
3研究构造运动和火山喷发出的地下深处的物质,推断地壳深部的物质实验研究推测各圈层的压力和温度○
4研究陨石的特征推断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 组成○
划分结果:依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将地球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莫霍面以上的地球
表层称为地壳。古登堡面到莫霍面之间的地球部分称为地幔;古登堡一下到地心之间的地球部分称为地核。
低俗带深度一般介于60~250Km,接近地幔顶部,低俗带内地震波速度比上部小5~10%,低速带没有明显的界面,呈渐变关系。低速带在地球中所构成的圈层称为软流层。软流层上部的地球部分为岩石圈。
根据密度和地震传播速度,将地壳划分为上地壳(硅铝质)和下地壳(硅镁质) 地幔可进一步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密度为3。51g/cm3,下什么为5.1g/cm3。
地核可进一步划分为外核(2885-4170)、过渡层(液-固体,4170-5155)和内核(5155至地心)。
2、地震波的传播特点。
1不同介质传播速度不同,与介质密度有关,地震波有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将发生速度的答:○
变化。
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面波是沿地球表面传播的地震波;体波是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地震波,体波分
第2页共15页
《地质学基础复习》 为纵波和横波
2纵波和横波在固体介质中都能传播,○横波的震动方向同传播方向垂直,传播速度慢,不能通过液体;纵波的传播方向与震动方向一致,传播速度快,在液体介质中的速度减慢。
3地震波在遇到不同速度的介质是会发生折射和反射。 ○
第二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克拉克值、岩石结构、岩石构造、解理、地壳均衡。
1克拉克值:某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称为该元素的克拉克值。 回答:○
2岩石结构:反映岩石中矿物颗粒本身的特点及颗粒之间的组构特点。 ○
3岩石构造:岩石中各种矿物颗粒的空间分和排列方式 ○
4解理:矿物晶体或晶粒受外力作用后,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
5地壳均衡:地壳为适应重力作用而不断调整达到平衡的现象。○(重力异常越高,地壳越薄,莫霍面越浅,反之地壳越厚,莫霍面越深。这种现象反映了地表质量的过剩(地形隆起)由地壳深处质量亏损(莫霍面的下凹)所补偿) 二、填空题
1、固体矿物按内部结构可划分为 晶质矿物 和 非晶质矿物 两类。
2、按矿物的化学成分可将其分为 自然元素(金刚石) 、 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黄铁矿Fe2S) 、 氧化物(石英) 、 氢氧化物 、 卤化物(萤石) 、 含氧盐类矿物 六大类。
3、晶体按其生长方式分为 一向延长型 、 二向延长型 、 三向延长型 三种。 4、矿物的光学性质包括 颜色 、 条痕 、 透明度 、 光泽 四类。 5、地壳中的岩石可分为 岩浆岩 、 沉积岩 、 变质岩 三大类。
6、根据地壳的结构,可将地壳划分为 大陆地壳 、 大洋地壳 、 过渡地壳 三类。
三、判断题(正确∨,错误×)
1、地壳中的矿物都为固体状态(× )。例:天然汞 2、氧化物稳定性强,硫化物稳定性差,容易氧化(∨)。P35 3、硅酸盐类矿物是主要的造岩矿物(∨ )。
4、地壳越薄,莫霍面越深;地壳越厚,莫霍面越浅(× )。
一般来说,重力异常越高,地壳越薄,莫霍面越浅,反之,地壳越厚,莫霍面越深 5、矿物的成分决定了它的颜色,即使含有少量杂质,其颜色也不会因此改变(× )。 6、如果矿物能均匀地吸收不同波长的光波,那么它可能呈现灰色;如果矿物有选择地吸收光波,则可能呈现红色或蓝色等彩色(∨ )。
若对各种波长的可见光不同程度的均匀吸收,则显出黑、灰等颜色; 若选择性的吸收则显示各种不同的颜色 7、萤石的硬度(4)要大于方解石(3),刚玉的硬度要小于黄玉(8)(× )。(刚玉的摩氏硬度为9,是迄今为止自然界中所发现的、硬度仅次于钻石的第二号高硬度物质)
8、岩浆岩变质形成的变质岩称正变质岩,沉积岩变质形成的岩石称副变质岩(∨)。 四、选择题
1、大陆地壳密度( D ),大洋地壳重力为( )异常。 A、大、正 B、小、负 C、大、负 D、小、正 第3页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