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100篇(带注释) - 图文

47、春日寻芳

时芳草鲜美,儿童放纸鸢于村外,春花绚烂,妇女戏秋千于杏园,小姊妹或三三五五踏青陌上,寻芳水滨,桃红柳绿,日丽风和,一年节令此为最佳时也。

正值花草鲜艳美丽的时候,孩子们在村外放风筝,妇女们在开满绚丽春花的庭院中荡秋千。有些小姐妹三五结伴成群到郊外踏青,在水边寻找好看的花草。随处可欣赏桃红柳绿的美景,并且享受风和日丽的天气。一年之中,要数春天是最好的时节了。

48、苏堤杂花

苏公堤,春时晨光初起,宿(sù,隔夜的)雾未散,杂花生树,飞英蘸(zhàn,落花沾染水面)波,纷披掩映,如列锦铺绣。览胜者咸(xián,全,都)谓四时皆宜,而春晓为最。

杭州西湖苏堤,春天里,晨光刚露,夜的雾尚未散去,,树上繁花

盛开,飞落的花瓣溅落在碧波之上,花枝错杂相互掩遮,就像铺满锦绣。前来欣赏美景的人都说,(这个地方的风景)一年四季都很美,然而,春天的早晨最好。

49、浙江之潮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钱塘江的潮水,是天下雄伟的景观。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潮水是最壮观的。当潮水远远地从钱塘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看)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不久(潮水)越来越近,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射,吞没天空,冲荡太阳,气势极其雄伟豪壮。杨万里的 中说的“海涌银为

注释

1.浙江:就是钱塘江。

2.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既望,农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 3.方其远出海门:当潮从入海口涌起的时候。方,当……时。其,代词,指潮。出,发、起。海门,浙江入海口,那里两边的山对峙着。

4.仅如银线: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仅,几乎,将近。

5.玉城雪岭:形容泛着白沫的潮水像玉砌的城墙和白雪覆盖的山岭。际天:连接着天。 6.沃日(wò rì):冲荡太阳。形容波浪大。沃,用水淋洗,冲荡。

7.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这两句诗是《浙江观潮》一诗里的句子,意思是,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郭;浙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是也”: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50、湖心亭看雪

余在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gēng)

定矣,余/挐(ráo,通“桡”,撑(船))一小船,拥/毳(cuì,鸟兽的细毛)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hàng dàng,白气弥漫的样子),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陶庵梦记》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上下下全都是白茫茫的。湖上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像小草一样微小的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下 册

第十二组 动人的名字

51、 大禹治水

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尧用鲧(gǔn)治水,鲧用雍堵之法,九年而无功。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bēi修筑河岸)九泽,度(duó)九山。疏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一成一败,其治不同也。——《经典史记》

尧、舜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家被淹,房屋被毁。尧任用鲧来治水,鲧用堵塞的办法,花了很多时间也没有把洪水制伏。后来舜用禹来治水,禹采取疏导的办法,带领老百姓开通许多州,疏通许多河道,修建许多湖,勘测许多大山,疏通河道,一切顺其自然,13年里,没有发生过任何水灾。大禹的成功和鲧的失败,就在于治法不同。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