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我爱这土地
教学目标
1.体味诗中强烈的爱国情感。 2.初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本诗深沉的爱国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能 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英国思想家培根也说过: “读诗使人聪慧。”从今天起,我们就要一起经历一次神奇而激动人心的诗歌之 旅。这一节课,就让我们通过艾青的一首诗《我爱这土地》先来感受一下现代诗 歌的魅力。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1.作者简介
1
艾青(1910~1996),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自幼由一位贫
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 勤工俭学。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 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 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 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在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任《文艺阵地》 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职。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他在遍地 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染到时代的精神,汲取了诗情,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潮 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 诗集。诗作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氛,笔触雄浑, 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这是到了延安以后,创作风格所起的明显变化。抗战 胜利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负责行政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艾青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全国文联委员等职。 著有诗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海岬上》。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 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20年。直到1976年重又执笔,出现了 创作的另一个高潮。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 会长等职,出访了欧、美和亚洲的不少国家。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 青全集》。诗集《归来的歌》和《雪莲》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从 1936年起,艾青出版诗集达20部以上,还著有论文集《诗论》《新文艺论集》《艾 青谈诗》,以及散文集和译诗集各1本。他的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 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 术最高勋章。 2.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 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 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 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2
三、初步感知,把握感情基调
1.指导学生朗诵诗歌。
明确:诗歌是讲究节奏的,节奏是诗人根据内容的需要对语言所作的精心组 合,也是诗人思想感情发展变化在诗中的体现。要体味诗歌的节奏,首先须对诗 歌进行准确的断句,如“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 激怒的风”该如何断句呢?应该断为:“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2.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悲怆而深沉的,同学们在诵读时 应把握住这种基调。
3.放录音或教师配乐范读全诗,要求学生感受诗歌的内在节奏,把握感情 基调。
明确:借助较为标准的诵读或配音诵读能调动学生诵读本诗的兴趣,从而初 步地感知全诗及把握感情基调,保证教学重点得到落实。 4.学生自由诵读,感知全诗。
四、探究内容
1.诗中“土地”一词是否具有深刻的含义?
明确:“土地”一词在艾青诗中经常出现,可以说是他的又一生命。《复
活的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旷野》(又一章)和《冬天的池沼》等,汇集着他的土地之爱。他为贫困的土地悲哀:“雪落在中国的 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在诗 的结尾他写道:“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 给你些许的温暖么?”在《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中,作者更是表现得淋 漓尽致。这里的“土地”,不再单纯是客观景物,而是贯注了作者主观情 感。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也可理解作 者对苍老、衰弱、正备受苦难的祖国的暗示。
2.诗人对土地是怎样的一种感情?
明确:由“爱”字可知,诗人对土地是一种热爱和眷恋之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