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学案:第三章 2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20 高考 物理

材料 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形成成土母质(风化物)。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氮除外)的最初来源。在气候与生物的长期作用下,成土母质逐渐变成可生长植物的土壤。绿色植物有选择地吸收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养分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再归还地表。不同的植被类型有不同的养分归还方式,产生不同的土壤。

(1)比较说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区别和联系。 (2)为什么说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提示:(1)区别: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产物,不具备肥力特征,与土壤有本质区别。 联系: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2)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尤其是绿色植物有选择地吸收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养分元素,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再归还给地表。通过这种物质循环,促成了土壤肥力的形成。

【核心归纳】

土壤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形成受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

1.成土母质与土壤

2.气候与土壤

3.生物与土壤

(1)生物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图解如下:

2020 高考 物理

(2)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对土壤肥力产生重要影响,如下图:

4.地形与土壤

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图解如下:

5.人类活动与土壤

【跟踪训练】

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1)~(3)题。

材料一 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

材料二 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

2020 高考 物理

(1)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B.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 C.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切 D.树木根系很深,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 (2)关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及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有机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B.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

C.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D.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硅的含量明显高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 (3)关于气候与土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B.在寒冷条件下,有机质分解缓慢

C.从干燥的荒漠地带到热带雨林地带,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减弱

D.气候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解析:第(1)题,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密切相关。第(2)题,成土母质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质地分层特征;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硅的含量明显低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第(3)题,从干燥的荒漠地带到热带雨林地带,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增强。

答案:(1)C (2)C (3)C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合作探究】

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a、图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2020 高考 物理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3)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提示:(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

(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 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

(3)(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有旱、雨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

【核心归纳】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如下表所示:

影响 影响到周围的其他环境要素甚至整体环境 影响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 原因 某种单项资源,甚至单项资源的某一部分,都与其他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系统 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 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 【跟踪训练】 1.我国某农村主要靠燃烧秸秆和柴草做饭、取暖,这种利用方式存在许多缺点(如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

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措施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