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开发费用第一年需投入20%,第二年投入50%,第三年投入30%。) 解:
方法一:静态方式计算地价 设总地价为P,
总楼价=4500*10000+2500*60000=19500万元;总建筑费=5000万元; 总专业费用=总建筑费*8%=400万元;
总利息=总地价*利息率*计算期+总建筑费*利息率*计算期+总专业费*利息率*计算期=P*15%*3+5000(1+8%)*15%*(20%*2.5+50%*1.5+30%*0.5)=P*0.45+1134 万元; 总销售费用=总楼价*3%=585万元;总税费=总楼价*6%=1170万元; 总利润=(总地价+总建筑费+总专业费)*利润率=P*0.25+1350万元;由此可知 总地价P=19500-5000-400-( P*0.45+1134)- 585-1170- (P*0.25+1350)=5800万元。 方法二:动态方式计算地价
假设计算的基准时间定为该块土地的出售时间,即2003年10月,年贴现率为15%: 总楼价=(4500*10000)/(1+15%)3+(2500*60000)/(1+15%)3*[30%/(1+15%)0+50%/(1+15%)0.5 +20%/(1+15%)1]=12230万元;
总建筑费=5000*[20%/(1+15%)0.5+50%/(1+15%)1.5+30%/(1+15%)2.5]=4017万元; 总专业费=总建筑费*8%=321万元;
(因为总地价、总建筑费、总专业费在动态方式中均已考虑时间因素,实际上已含有利息,故不再单独计算总利息);总税费=总楼价*6%=734万元;
总利润=(总建筑费+总地价+总专业费)*利润率=P*0.25+1085万元;有题可知: 总地价P=12230-4017-321-734- (P*0.25+1085)=4858万元。
由于一般动态方式计算更为精确,故估价结果以动态方式结果为主,总地价定为4900万元: 总地价=4900万元;单位地价=4900元/ m2;楼面地价=700元/ m2。
二 开发商预期利润测算 案例3
某开发商已取得某宗地70年土地使用权,该宗地为“七通一平”空地,面积3000 m2,土地价格为80万元,取得土地使用权过程中所支付的法律、估价及登记等费用为地价的12%。用途为住宅,最大容积率为4。该项工程取得土地使用权后3个月即可动工,建筑时间为2年,建成后即可全部售出,住宅售价预计为3000元/ m2,建筑费和专业费预计为1000元/ m2,
在建筑期间的投入情况:第一年投入40%,第二年投入60%,目前贷款年利率为12%,不动产销售的额税费为不动产总价的6%。 解:
不动产总价=3000*3000*4=3600万元;建筑费及专业费=1000*3000*4=1200万元; 地价及其他费用=8000000*(1+12%)=896万元;
总利息=896*[(1+12%)2.25-1]+1200*40%*[(1+12%)1.5-1]+1200*60%*[(1+12%)0.5-1] =391.1603万元(注:地价计息期为2年3个月即2.25年);
销售税费=3600*6%=216万元;开发商利润=3600-1200-896-391.1603-216=896.8397万元; 利润占不动产价的百分比=896.8397/3600=24.91%;
利润占开发总成本的百分比=896.8397/(1200+896+391.1603+216)=33.18%; 由此可知,项目投资回报良好,预期利润可观,项目可行。
三 建筑费及专业费最高控制标准的测算 案例4
某公司已取得宗地50年土地使用权,该宗地为“七通一平”空地,面积12000 m2,地价及相关法律、估价等费用为300万元,城市规划宗地用途为工业厂房,最大容积率为1.5,确定该开发公司在该项目中的建筑费及专业费的最高控制标准。已知该工程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即可开工,建筑时间为2年,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