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行政学说作业1
什么是行政学?如何理解政治与行政的二分 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结合)
要求:每一位学员都要联系实际准备提纲,作业包括以下内容: 1、 联系实际的例子 2、 个人准备的提纲
3、 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行政管理学又称行政学,也称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它是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是国家公务员和其他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20世纪初成立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发达国家,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众多理论流派,多学科交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科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蓬勃发展。行政管理在各种管理中起领导、主管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需要各方面的有效管理,其中行政管理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影响着国家、社会的发展。
政治行政二分法:这是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提出的观点,认为政治与行政是所有政府具有的两种基本功能。政治与政策和国家意志的表达相关,存在于政府表达国家意志所必需的活动中;行政则与这些政策的执行相关,存在于政府执行国家意志所必需的活动中。由于政府体制的不同,这两种功能的区分程度及其关系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别。一般而言,政府的民主程度越低,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与表达功能之间的区别也就越小。但是,即使在君主制政府中,分工的需要也都使区分这两种功能成为不可避免。自是以后,“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就成为行政学中一种影响很广的观点。政治和行政分离的理论是对19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体制改革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个人提纲由同学们自己提交:
小组讨论后形成提纲:小组组员共同讨论后形成一个共同的提纲。
西方行政学说作业2
题目与形式:以“行为主义行政学”为主题,理论联系实际撰写不少于1000字的小论文
同学们可以到百度上搜索进行修改后就可以抄到作业本上了
西方行政学说作业3
一、填充题
1.“行政管理”是英文“Public Administration” 一词的汉译,传统上亦称(“公共行政”)或“公共行政管理”,最近一个时期,也有人将其译为(公共管理)。 2. 威尔逊认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公共舆论)将起权威性评判家的作用。
3.综观古利克的整个行政学思想,我们不难发现它明显具有(一体化)和(实践性)的特征。
4.厄威克认为,管理过程由三个职能组成:(计划),组织和(控制)。 5.巴纳德认为,组织成员对组织共同目标的理解可以分为(协作理解性)和(个人性理解)。
6.在学术研究上严格区分(事实)与(价值)因素是现代行为主义社会科学家在研究方法上的基本主张。
7.西蒙的(有限理解)决策模式和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式都是从实证角度对理性决策模式作了分析和批评。
8. 麦格雷戈的人事管理理论主要就表现为他基于对传统X理论合理内核的扬弃而提出的以注重发挥人的才干和热情、重视(人的行为)、尊重(人格)为特征的Y理论。
二、单选题
1、韦伯认为效率较好的组织类型是( B )
A、基于超凡魅力权威而形成的组织 B、与合理合法权威相适应的组织 C、与传统权威相适应的组织 D、神秘化的组织 2、泰勒的科学理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下书中( D )
A、《工场管理》 B、《效率的福音》 C、《科学管理》 D、《科学管理原理》、
3.从组织理论上看,法约尔所讨论的主要是(D)。P60
A.组织行为问题 B.组织协调问题 C.组织管理问题 D.组织结构问题 4、被视为世界各国公认的第一本大学行政学教科书的是怀特所著的( A ) A、《行政学导论》 B、《近代公共行政的趋势》 C 、《联邦主义者》 D、《外国公务员制度》
5.在沃尔多所处的年代,当代行政学的最后一个重要发展成果就是( C )。 A.社会系统学派 B.科学管理理论 C.新公共行政运动 D.渐进决策模式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人物中,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行政学说在初创过程中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ABCDEF)。
A.威尔逊 B.韦伯 C.古德诺 D.泰勒 E.法约尔 F.怀特 2.古德诺把行政功能从内部作了划分,包括有(ABDEF )。
A.执行功能 B.司法功能 C.政治功能 D.准司法功能 E.统计功能 F.半科学功能
3.古利克认为,可以将一个组织的单元任务分组归类的根据有( ACDF ): A.目标 B.作用 C.程序 D.服务对象 E.时间 F.地点
4.厄威克认为,作为一名领导者,应该时时记住自己扮演的角色所具有的功能有(ACDF)
A.代表他所服务的组织 B.具有相当的权威 C.制定组织战略并付诸行动 D.管理日常工作 E.监督各项工作实施 F.给下属解释所要进行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5.巴纳德概括的管理人员的职能为( ACE )。
A.建立和维持信息交流的体系B.独立地、创造性地发展问题和解决问题
C.促成组织成员提供必要的服务D.激励组织成员,从内心角度扩大接受范围 E.规定组织的目标F.出以公心,对组织负责
四、简答题
1、新公共行政学怎样对传统行政学所谓“效率至上”原则进行反思和批判?P204
答:它对传统行政学“效率至上”原则的反思和批评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的。
(1)从理论方面看,新公共行政学主张公共行政不仅仅是执行政策的工具,而且还是对广大民众生活各个方面都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重要因素,它担负着广泛的社会责任。鉴于传统行政学“效率至上”原则固有的缺陷,新公共行政学采取解释学和批判理论的模式进行研究,以期超越传统行政学的所谓“理性模式 ”,它强调建立规范价值,关注人民需要,提高社会性效率,以改善人类生活,实现行政工作的最终目标。
(2)从行政实践方面看,新公共行政学认为,首先,公共行政最重要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类幸福。其次,传统行政学的效率观也促使一些行政学者以机械性效率为标准来评估公共服务绩效。它以产出作为决策的基础,即假定某一方案的选择要基于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然而事实上,这种所谓完全科学的假设根本站不住脚,而且它导致了总体上的无效率。最后,传统行政学理论过分迷信效率,造成了长远性缺乏效率并且已明显造成了更多问题。新公共行政学者认为,效率虽然在某种层次上有其积极作用,但在公共问题的解决上却一筹莫展,究其原因,这正是由于按照传统行政学理论设计的政治制度并未表达公共利益,而只是考虑机械性的量化概念,它未曾顾及到社会性的公平分配,其结果往往促使社会上有组织者、有权势者以及既得利益者受益最多,而造成越来越多且差距日益增大的不公平、不平等现象。
2.简述奎德所说的政策分析的过程。P229
答:所谓政策分析的过程即是指政策分析工作的先后次序,它是由问题本身及其内容决定的,奎德认为,无论问题属于何种性质,政策分析过程都要包括以下这五个基本阶段: (1)总体概述; (2)广泛探索; (3)多方比较; (4)说明解释; (5)测试检验。
3.什么是公共选择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什么?。P237 答:
1、公共选择理论是旨在将市场制度中的人类行为与政治制度中的政府行为纳入同一分析的轨道,即经济人模式,从而修正传统经济学把政治制度置于经济分析之外的理论缺陷的一种新公共经济理论。
2、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特点是以“经济人”的假定为分析武器,探讨在政治领域中“经济人”行为是怎样决定和支配集体行为的,特别是对政府行为的集体选择所起到的制约作用。所谓经济人假定是指:作为一个人,无论他处于什么
地位,其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都以追求个人利益,使个人的满足程度最大化为最基本动机,即假定人都具有“经济人”特点。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里格斯提出的过渡社会公共行政的特点的看法。 答:里格斯重点分析了现代泰国、菲律宾的公共行政并据此提出了过渡社会公共行政的三个基本特点: (1)异质性
里格斯认为,“异质性”是指一个社会在同一时间里同时存在着不同的制度,行为和观点,极不协调,表现出强烈反差。过渡社会的多元社区,多元经济形式以及多元价值使其公共行政具有明显的多元性,即异质性特点。从行政组织来看,一方面,中央政府在航空,电子,通讯等部门设有专门的机构并配备有现代化的管理设施,另一方面,在一些偏远地区却根本没有专门的行政机构,在那里,宗族,宗教,宗派团体支配着一切。从人事行政来看,过渡社会的异质性特点表现为一种奇特的“西化分子反精英现象”。 (2)重叠性
过渡社会的行政异质性使行政受到各种冲突的行政因素影响,进而造成了公共行政的重叠性特点。在里格斯看来,公共行政的“重叠性”即行政机构的重叠现象,具体是指,行政机构并不一定产生其应当有的功能,行政行为往往受非行政标准所主宰,而不受行政标准所决定。当一个行政机构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不能完成其行政任务时,不得不由另外一些非行政组织来完成它的任务。里格斯认为,这种重叠性是过渡社会的公共行政特有的现象。在他看来,在传统农业社会,由于所有功能都是由一个机构来执行,行政不会出现这种重叠性现象;在现代工业社会,由于社会机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行政也不会出现这种重叠性现象;而在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社会,尽管有了相当程度的社会分工,但其社会分工尚未达到高度发展的程度;尽管专业化职能机构及相应制度已经建立,但其功能尚不能很好发挥。里格斯认为,这种行政重叠性必然导致合法机构受控于非法机构以及派系林立,政出多门,互相扯皮,彼此排斥等行政行为多元化的恶果。 (3)形式主义
里格斯认为,过渡社会公共行政的重叠性和异质性特点必然导致其整个行政系统的形式主义。所谓“形式主义”即是指政府所制定的法令和政策不能付诸实施,形同虚设,徒有虚名。他认为,任何一种行政制度都有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形式主义,都可以找到政策,法令不能贯彻的事例,但是只有在像现代泰国和菲律宾这样的过渡社会,形式主义才达到了它的顶峰。
他认为,过渡社会公共行政的形式主义的首要表现便是宪法的形式主义。过渡社会在变迁过程中,旧有的权力基础---神圣的君主权力已经逐渐消解,替代的人民主权的权力基础没有生成起来。这种权力基础的危机影响了统治和政府管理权力的社会合法性。而这种合法性的缺乏不仅使社会经常反抗政府的非法之治,而且官僚结构内部也因为没有主权权力者的监督和潜在的制约,而很容易发生非法的权力斗争。官僚间的政治比重越高,则诸如效率,理性等纯行政标准便可能越低。与行政-政治化相关的一个现象是程序的仪式化,即过去所推行的一切法规,官僚习惯都逐渐固定成为一种内在的价值。里格斯认为,形式主义一旦与官僚权力相接触,就会产生许多矛盾和弊病以及种种社会不良之风。
2、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有哪些基本内容?P215
答: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既吸取了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和人际关系学说的长处,又避免了它们的不足,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基本方面。 1、组织中目标的性质
德鲁克认为,组织中的目标可分为战略目标、策略目标以及方案和任务,它们分别由组织中各级管理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制定。其中, (1)战略目标由组织中的高层管理人员制定;
(2)策略目标是次一级的目标,有复杂程度和层次高低的不同。 (3)方案和任务是指一般工作人员为其本身的工作制定的目标。 2、目标管理成功的先决条件
德鲁克认为,目标管理要取得成功,必须满足以下前提条件: (1)高层管理人员积极参与; (2)下级人员的参与; (3)有充分的情报资料;
(4)对实现目标的手段有控制权;
(5)对为实现目标而勇于承担风险的组织成员予以激励和保护;
(6)相信广大组织成员的责任心和创造性,以Y理论的观点来看待组织成员,既要相信组织成员能够制定目标并且能够承担实现目标的责任,相信人的本性愿意承担责任、能够自治、愿意上进和发展。 3、目标管理的三个阶段
德鲁克认为目标管理包括制定目标、实现目标和对成果进行检查和评价三个阶段,它可以分为七个相互联结的步骤: 步骤一,准备;
步骤二,制定战略目标;
步骤三,制定试探性策略目标;
步骤四,由各级管理人员对策略目标提建议、相互讨论并修改,集思广益,以增强每个人的参与感和实现计划的积极性。
步骤五,对各项目标和评价标准达成协议,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并将达成协议的目标和评价标准报送上一级。
以上五个步骤属于目标管理第一阶段的工作;
第二阶段即步骤六,在一般监督下为实现目标而进行过程管理。
目标管理的第三个阶段,即步骤七,把实现的结果同原来制定的目标相比较,对成就予以各种形式的奖励,对问题则尽量实行由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自己总结,上级给以指导的方法,以利于总结经验和教训,将其应用到下一个目标管理的周期中,不断提高目标管理工作的水平。
西方行政学说作业4
题目与形式:运用公共关系治理理论,以“行政学的发展”为主题,撰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小论文。
关于这方面的论文同学们可以从百度中搜索后转成自己的言语,写成1500字的论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