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2019年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 第2讲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强化训练

(参考)2019年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 第2讲 光合作用和

细胞呼吸强化训练

(建议用时:45分钟)

1.(2015·七校联考)酵母菌细胞内进行代谢的过程中,会发生的是( )

A.氨基酸合成蛋白质时,ATP的消耗增加 B.H2O和CO2反应产生贮存能量的有机物

C.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试剂检测是否产生CO2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D.丙酮酸变成酒精的同时产生[H]、能量、水和CO2

解析:选A。氨基酸合成蛋白质时需要消耗ATP,此时ATP的消耗增加;酵母菌是异养型生物,不能将H2O和CO2转变成有机物;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可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不能用溴麝香草酚蓝试剂检测是否产生CO2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丙酮酸变成酒精发生在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此阶段不产生[H]、水和能量,但产生二氧化碳。

2.如图表示有氧呼吸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④表示的是ATP B.③⑥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水 C.产生①②的场所是线粒体

D.所有原核生物都能完成图示全过程

解析:选B。结合有氧呼吸的过程图解分析该图可知,①②④表示

1 / 12

的是能量,包括ATP和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A错误;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反应的物质是丙酮酸和水,因此③是水,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产物是水,因此⑥是水,B正确;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不包括第一阶段,C错误;绝大多数原核生物能进行有氧呼吸,虽然没有线粒体,但仍然可以完成整个有氧呼吸过程,但乳酸菌等少数厌氧型生物则不能完成整个有氧呼吸过程,D错误。

3.(2015·宁夏六校联考)下列关于“葡萄糖丙酮酸CO2”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可在植物细胞中进行,也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 B.②过程可产生ATP,也可不产生ATP C.②过程可产生[H],也可消耗[H]

D.①过程可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解析:选D。葡萄糖→丙酮酸为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无论动物还是植物,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均会涉及①过程,A正确。②过程可以代表有氧呼吸产生CO2的过程,此情况下产生ATP;也可以代表无氧呼吸产生CO2的过程,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ATP,B正确。有氧呼吸时,②过程可产生[H],无氧呼吸时,在②过程中[H]与丙酮酸结合生成酒精,消耗[H],C正确。无论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①过程只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

4.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叶肉细胞在夜晚仍进行暗反应

B.叶肉细胞中的糖向贮藏器官运输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C.叶肉细胞中产生的ATP只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D.叶片中只有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选B。暗反应阶段C3的还原需光反应提供[H]和ATP,夜晚

2 / 12

无光,无法进行光反应,因此夜晚不能进行暗反应,A错误。减少糖的积累能避免生成物对反应的抑制,B正确。叶肉细胞中的ATP由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可用于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以外的其他生命活动,C错误。叶片中除叶肉细胞外,保卫细胞也含有光合色素,也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

5.在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的玻璃室内各放置一盆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幼苗,在充足的水分、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用红外线测量仪定时测量玻璃室内的CO2浓度,结果如表所示(假设实验期间光照、水分和温度等条件恒定不变)。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记录时间(min) 甲植物(mg/L) 乙植物(mg/L) 0 150 150 5 110 115 10 80 85 15 60 60 20 50 40 25 45 25 30 45 15 35 45 15 40 45 15 45 45 15 A.在0~25 min期间,甲和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都逐渐减弱 B.在30 min后,甲和乙植物将不再固定CO2

C.在0~25 min期间,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 D.表中数据说明,在低CO2浓度时乙植物比甲植物固定CO2的能力强

解析:选B。在0~25 min期间,甲和乙两种植物随着时间的推移,CO2浓度的降低速率逐渐减小,因此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减弱,A正确;30 min后,容器内的CO2浓度不变,说明甲、乙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B错误;充足水分、光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0~25 min光合作用强度降低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C正确;由于乙植物能利用外界更低浓度的CO2,因此固定CO2的能力更强,D正确。

6.(2015·甘肃兰州质检)用一定强度的光束照射一株正常生长的

3 / 1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