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西方经济学学习精要与习题集》(第9章 劳动市场)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解析】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必然是工资率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20.某工人在工资率为每小时2美元时挣80美元,每小时3美元时挣105美元,由此可以判断( )。

A.收入效应起主要作用 B.替代效应起主要作用

C.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均未发生作用 D.上述三者都不对 【答案】A

【解析】每小时2美元时个人选择提供80/2?40小时的劳动,每小时3美元时个人选择提供105/3?35小时的劳动,可见工资率上升导致个人减少了劳动投入量,供给曲线到了向后弯曲的阶段,这说明此时主要是由收入效应作用的结果。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资上涨的替代效应鼓励工人减少劳动时间,收入效应鼓励工人减少劳动时间 B.工资上涨的替代效应鼓励工人增加劳动时间,收入效应鼓励工人增加劳动时间 C.工资上涨的替代效应鼓励工人减少劳动时间,收入效应鼓励工人增加劳动时间 D.工资上涨的替代效应鼓励工人增加劳动时间,收入效应鼓励工人减少劳动时间 【答案】D 【解析】工资上涨的替代效应是指当工资率提高时,消费者放弃劳动享受闲暇的代价较大,消费者就增加劳动时间替代闲暇时间。收入效应是指当工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收入上升,工人只需要更少的劳动时间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收入水平,因此消费者可能减少劳动时间而增加闲暇时间。

22.假定一个厂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投入要素的价格为5元,该投入的边际产量为1/2时获得了最大利润,那么商品的价格一定是( )。

A.2.5元 B.10元 C.1元 D.0.1元 【答案】B

【解析】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为w?VMP?w?P?MP,代入数据可得5?1/2P,所以产品价格为10元。

23.已知有一个生产要素组合为?15L,20K,40W?,在此组合下产量为150单位;如果存在另外一个组合?15L,20K,41W?,在这一组合下产量为155单位,则可以得出( )。

A.要素L的边际产品为5单位

B.要素K的边际产品为5单位 C.要素W的边际产品为5单位 D.以上说法都不对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答案】C

【解析】从两个组合中可以看出,要素L和K的使用量是保持不变的,在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了一个单位的W的投入使得产出增加了5个单位,可见要素W的边际产出为5单位。

二、问答题

1.比较劳动市场上垄断性厂商和竞争性厂商对劳动数量和工资的决策选择,并作图分析。

答:当劳动市场为竞争性厂商时,均衡工资由劳动需求(边际产出)曲线和劳动供给(平均支出)曲线的交点给出。在图9-1中由LC、WC给出。

当劳动市场为垄断性厂商时,由于随着购买劳动增加,劳动的价格会上升。此时,边际支出曲线将在平均支出曲线之上。此时,厂商对于劳动的需求由L?、W?给出。它是边际收入曲线和边际支出曲线的交点。相应的工资率W?将低于竞争性工资率WC。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图9-1 劳动数量和工资的决定

2.根据效率工资理论,为什么企业会按照高于市场出清水平的工资雇佣劳动? 答:效率工资是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的生产率而支付的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根据效率工资理论,如果工资高于使劳动供给量与劳动需求量平衡的水平,企业的经营会更具有效率。因此即使存在超额劳动供给,企业保持高工资也是有利的。企业按照高于市场出清的工作雇佣劳动的原因在于:

(1)工人的健康。工资高的工人因其饮食的营养更丰富,所以更健康、更有生产率。支付高工资并且有更健康更有效率的工人比支付低工资从而有不健康、生产率低的工人更有利。

(2)工人流动率。工人会因为许多原因而离职,工人离职的频率取决于他们面临的一整套激励,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支付高工资来减少工人的流动率。

(3)工人的努力程度。在许多工作中,工人对自己工作的努力程度有某种相机抉择,企业要监测工人的努力程度难度很大,高工资可以提高工人不努力而被开除的机会成本,因此效率工资可以激励工人不要逃避责任。

(4)工人素质。由于企业往往无法确定申请者的素质,雇佣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当一个企业支付高工资,就可以吸引素质更好的工人申请工作。如果企业对劳动过剩的反应是降低工资,那么素质好的工人就可能不会申请该工作,留下是素质不高的工人。

3.根据生产要素边际生产力理论解释收入分配。 答:要素价格理论是经济学中的分配理论的核心,因为产品的分配在市场经济中以生产要素的价格名义来决定。

微观经济学中的要素包括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根据边际生产理论,要素价格决定理论认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都是生产产品所必需的投入或者要素,都服从边际生产力递减或者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对于厂商而言,它愿意为使用最后一单位要素支付或分配的产品不会大于这一单位要素所能产生的产品。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要素市场价格既定,即厂商使用要素的成本既定,此时,厂商使用要素的数量直到其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市场价格为止。

同时,从要素提供者角度来说,提供生产要素将为提供者带来一定的负效用。比如提供劳动会减少消费者闲暇的消费,并带来一定的负效用。提供资本需要削减当期消费。而企业家才能更是不可多得的资源,提供企业家才能需要企业家付出巨大的心血。要素所有者的这些负效用需要要素使用者(厂商)支付给提供者一定的报酬加以补偿。只有要素收入给要素所有者带来的效用满足大于提供要素所产生的负效用,要素所有者将提供要素供给。当两者相等时,要素所有者获得最大效用。

在现实中,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背后的经济学依据就是生产要素边际生产力理论。生产要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即是说,生产要素按照其边际生产力(包括要素的数量、质量和供求)进行分配。

4.分析为什么当产品市场完全竞争时,买方垄断劳动市场上的厂商的劳动需求小于完全竞争劳动市场的厂商的劳动需求。

答:令劳动为x,y为产品,y?f?x?为生产函数,p?y?为反需求函数。那么厂商的收益为TR?x??p??f?x???f?x?。

对TR微分,得到劳动的边际产值为:

dTR?x?dx?p?y?f??x????p?y??p??y?y??f??x??MR?MP

令w?x?为反要素供给函数,厂商的利润最大化问题为:

maxpf?x??w?x?x

x对该等式微分,有:

?wdw??1?pf??x??w?x??w??x?x?w?x??1????w?x??1??

?xdx????当劳动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时,厂商的雇佣不影响工资,w??x??0,所以劳动的边际成本等于工资;而当劳动市场为买方垄断时,劳动的供给随着工资的提高而增加,w??x??0,所以劳动的边际成本高于工资。

根据劳动雇佣的最优条件,劳动的边际产值应该等于边际成本。所以,当劳动市场为买方垄断时,劳动需求由下式决定:

MR?MP?w?x??w??x?x

当劳动市场为完全竞争时,劳动需求由下式决定:

MR?MP?w

因为劳动的边际产值曲线向下倾斜,所以买方垄断劳动市场上的厂商的劳动需求小于完全竞争劳动市场的劳动需求。

5.试分析政府最低工资立法对于劳动市场就业和工资的影响。 答:分两种情况讨论:完全竞争劳动市场和买方垄断劳动市场。

(1)当劳动市场是完全竞争时,假定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高于均衡工资。由于在均衡工资水平下劳动供给和需求相等,所以当最低工资水平高于均衡工资时,就会出现失业现象。如图9-2(a)所示,失业的人数为?LS?LD?。

(2)当劳动市场为买方垄断市场时,规定最低工资可能带来就业的增加。如图9-2(b)所示,当W??W0时,就业量将由LS增加到L?,但此时依然存在就业缺口?LD?L??;当最低工资等于完全竞争劳动市场工资WE时,厂商会觉得他是在以不变的工资WE雇用工人,此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时雇用的工人和完全竞争劳动市场雇用的工人一样多;而当最低工资超过WE时,会出现新的失业现象。

图9-2 最低工资法对就业和工资的影响

6.用代数方法证明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并用图形表示出来。 答:工资是对劳动这一生产要素提供劳务的报酬,它是由劳动市场上劳动的供给和需求相均衡时决定的。劳动的供给曲线先有正斜率,后为负斜率,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如图9-3所示。其原因就在于劳动供给不仅是工资率的函数,也是闲暇愿望的函数。工资率的提高对劳动供给产生两种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在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替代效应是指当工资率提高时,消费者放弃劳动享受闲暇的代价较大,消费者就增加劳动时间替代闲暇时间;收入效应指当工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收入上升,消费者可能减少劳动时间而增加闲暇时间。

在图9-3中,纵轴表示工资率,横轴表示劳动供给量。在C点以前,工资率较低,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消费者为了得到更多的工资收入,会增加劳动的时间,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资率的上升而增加,表现为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在C点以后,工资率较高,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消费者减少劳动的时间增加闲暇消费,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资的上升反而减少,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后方弯曲。这样整条劳动供给曲线就先向右上方倾斜后向左上方倾斜。

图9-3 劳动供给曲线

代数方法证明如下:

令p、c、m、w、L、L?分别为消费品价格、消费数量、初始禀赋、工资率、劳动供给时间以及最大劳动供给时间。则有:

pc?m?wL?pc?wL?m?pc?w?L??L??m?wL?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