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A(1)

年级专业 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姓名 学号 一、论述题(共40分,每小题20分)

(一)请结合现实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包含的哲学道理及其指导意义。 (二)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一)“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毛泽东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就在于实践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

---列宁

“唯物主义辩证法无疑包含着相对主义,可是它并不归纳为相对主义,这就是说,它不是在否定客观真理的意义上,而是在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真理接近的界限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意义上,承认我们一切知识的相对性。” ——列宁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 如何理解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二)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40周年,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进程中,这4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4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40年;是波澜壮阔、激情澎湃、创意万千、日新月异的40年;是给中国带来历史性巨变、令世界为之惊叹的40年;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民族复兴光明前景的40年。

40年的实践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1.阐述上述材料包含的哲学原理。

2.请运用上述原理分析我国改革的客观必然性。

二、材料分析题:(共60分,每小题30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