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授课教案—正确认识胰岛素

课程名称 内科护理学 年级 2016级 专业、 层次 授课日期 专科 教员姓名 授课方式 (大、小班) 授课题目 (章节) 李雪 专业技术职务 授课学时 护师 大课 1学时 正确认识胰岛素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 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教材 牛林艳、黄金,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的问题及教育管理现状 ,中华护理及主要参考书 杂志 (2):179-180 1、掌握胰岛素的概念 2、熟悉胰岛素的适应症 教学目的 3、了解胰岛素相关研究进展 与要求 4、了解胰岛素的分类 5、掌握胰岛素使用中的常见护理问题 难点:了解胰岛素的分类及作用时间 重点:1. 胰岛素注射部位选择及轮换 重点与难点 2. 胰岛素正确注射方法 3、发生低血糖时应急处理 采取多媒体幻灯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 理论内容:采取讲授、举例、启发式教学 沟通交流、强化训练方法:采取示范性教学 基 本 内 容 1. 讲课导入 (胰岛素使用现状情况引入授课主题) 2.胰岛素概念 教学手段、时间分配 启发式教学, 1分钟 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物质。帮助细胞利用葡萄讲授、图示、糖,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 举例 3分钟 3.胰岛素作用原理 胰岛素就像一把钥匙,开启葡萄糖进入细胞的大门,只有进入细胞的葡 萄糖才能为细胞提供动力,使人体具有正常的各种生理功能。 4.胰岛素适应症 讲授、举例 (1)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5分钟 在发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而且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以维持生命和生 活。 (2)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 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 (3)一些特殊情况下也须应用胰岛素治疗:出现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或应激 状态时需临时使用胰岛素度过危险期,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 糖状态、乳酸酸中毒、感染等; (4)出现严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足、重症糖尿病肾病等; (5)妊娠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妇女,妊娠期、分娩前后、哺乳期,如 血糖不能单用饮食控制达到要求目标值时,需用胰岛素治疗,禁用口服降糖 药。 5.胰岛素分类 (1)按照来源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人胰岛素类似物 讲授、图表对(2)按作用时间长短可分为:超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比,4分钟 预混胰岛素。 6. 常见护理问题 (1)胰岛素注射部位 <1>不同注射部位对胰岛素的吸收速度不同,按由快至慢的速度分 为:腹部、手臂上及外侧、大腿前及外侧、臀部。 <2>由于肌肉层吸收快,易引起低血糖,因此胰岛素应注意在皮下 组织层,而不是肌肉层。其正确的方法是: 捏起皮肤注射,同时 使用短而细的针头。 <3>距肚脐5cm每次间距2cm(约两个手指的宽度)不要在距脐部 5 cm的范围内注射胰岛素。应有规律地轮换注射部位和区域,可按讲授、图示、演示,15分钟 (2)胰岛素的贮藏 避免日晒,储存在2-8℃冷藏,但在注射前提前30分钟将胰岛素 从冰箱中取出,这样可以避免注射时不适症状。切忌放在冷冻室 内,以免药物活性被破坏而影响疗效。诺和诺德生产的笔芯在开 封使用后可在常温下保存4周。 (3)胰岛素正确的注射方法 (4)皮下脂肪增生/硬块 <1> 导致皮下脂肪增生和硬块的原因 ① 使用早期的、纯度较低的胰岛素制剂 ② 未采用正确的注射部位的轮换模式 ③ 未注射区域较小、反复注射在同一部位 ④ 重复使用针头/胰岛素注射器 <2>皮下脂肪增生和硬块的预防 ①使用纯化的人胰岛素 ②采用正确的注射部位的轮换模式 ③采用较大的注射区域 ④针头一次性使用 ⑤定期观察注射部位:定期用指尖或掌心轻按每一个注射部 位,如感觉有肿块或表皮凹陷,应避免再在该部位注射,直至该 现象消失 (5)低血糖 <1>低血糖症状 发抖、心跳加快、头晕想睡、焦虑不安、饥饿、出虚汗、视觉模 糊、四肢无力、头疼、情绪不稳 <2>低血糖应急处理 照左右对称轮换的原则。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