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思考题
绪论(了解)
1.世界地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研究对象:地球表层各个圈层系统相互作用的地理格局和区域分异现象。 2)研究内容:
A 全球地理格局:地质地貌格局、全球气候格局、全球自然带格局、全球人地关系格局、全球人类活动格局等等。
B 区域地理格局: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格局。 2.世界地理在地理科学中的地位 1)《世界地理》属于区域地理学;
2)高等师范院校,《世界地理》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3、世界地理的学习任务 1)掌握知识; 2)培养分析能力; 3)了解重大的全球性问题。 4.世界地理的教学与研究特点 1)原苏联的世界地理
巴朗斯基的全球区域描述体系: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是分开的,都是按照部门顺序。 2)西方的世界地理
关注社会文化、经济地理。不注重自然地理。 3)我国的世界地理
21世纪以前,基本上按照原苏联的世界地理课程体系。 4)为什么要综合
A世界地理属于区域地理 B世界地理关注全球人地关系 C我国产业结构发生着剧烈变化 5)结论
世界地理越来越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综合性世界地理教学和研究是必然趋势。在我国还有一段很艰辛探索路程。
第一章 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 复习思考题:
1、全球海陆分布有哪些特点?大陆地形和洋底地形有哪些主要特征?地表形态如何演化? 1)海陆分布的主要特点:A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B 多数的大陆南北对称分布; C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或地峡连续相连;D 某些海陆分布具有鲜明特点。 2)大陆和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
A大陆地形的主要特征: a 地形高低起伏悬殊b 地形类型多种多样c 地形结构因洲而异。 B 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a 深度大,高差大:3800m— -11034m
b洋底划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 c 洋脊贯穿四大洋:8万km 2、世界上有那些气候带和气候型,简述它们的分布,主要特点,及成因? 1)陆地低纬度气候
A分布:赤道两侧的赤道带和热带地区;
B成因:赤道气团和热带气团,热带幅合带,信风、赤道西风、热带气旋、和副热带高压;
C特征:全年高温,月均气温最低15℃以上;降水具有明显季节变化。 2)陆地中纬度气候 A 分布:温带、亚热带;
B 成因:热带气团和极地气团相交绥的地带;极锋、盛行西风、温带气旋和反气旋、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
C 特征: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气候非周期性变化。 3)高纬度气候
A 分布:(北半球50°以北)亚寒带,北极圈内的陆地寒带,南极大陆地区。 B 成因:极地大陆气团、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源地。 C 特征:气温很低,“世界寒极和北半球寒极”。 4)高地气候
A 分布: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山系、乞力马扎罗山等; B 成因: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随地势增高而呈垂直变化; C 特征:垂直气候带结构。
3、气候变冷/变暖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哪些?国际社会有何响应? 1)冰川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A 均衡作用; B 海平面的升降;C 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D 冰盖区外的黄土堆积; E 改造河流水系;F 生物种群的迁移和有选择性的灭绝。 2)气候变暖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A 直接影响:冰川和冻土融化,海平面上升; B 间接影响:引发热浪、飓风、龙卷风和洪水等。 3)国际社会的响应: A国际:
1988 全球气候变暖警钟敲响,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 1992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4 3月2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式生效。 1997 12月11日,各国签署《京都议定书》。
2001 3月,美国布什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