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第四讲

综合性学习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

一、综合性学习考查 (10 分)

班里举办“汉字·经典·传统文化”系列主题活动,有一个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了下面一则材料:

2012 年 3 月起,某网站就“繁体字与简化字”做了一个调查,截

至 2012 年 5 月 17日,参与投票的网友总人数达74658 人,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分项 票数 比例 调查项目

1.该不该恢复使用繁 体字?

不应该,太折腾,没什么意义 不应该,应让大陆以外华人学简化字 应该,可以重新找回汉字的古典之美 应该,有利于华人圈更好的交流

2.你对繁体字与简化字怎么看?

文字是文化载体,简化字少了很多味道

只认简化字不利于古代文明的传承 文字只是沟通工具,越简单方便越好 汉字简化更便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发展

17312 票 26440 票 15812 票

23.19% 35.14% 21.18%

29304 票 15030 票 23146 票 7178 票 15094 票

39.25% 20.13% 31.01% 9.61% 20.22%

1.仔细阅读材料内容,请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表述“调查项目 1”所反映出的结论。(4 分) 截至2012 年 5 月 17 日,参加该网站投票的网友认为不应该恢复使用繁体汉字

的占多数。(或:截至2012 年 5 月 17 日,参加该网站投票的网友中,反对恢复使用繁体汉字的比支持的多。)

(答题要点:调查时间、调查对象、调查项目、调查结果。若只简单列举数字,不进行比较,酌情扣分。)

2.从甲骨文到今天的简化字,汉字一直在变化,而凭借着自古就有的“识繁写简”的做法,汉字成为了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文字,至今仍保持着勃勃生机。借助上面这个表格的信息简要谈谈“识繁写简”的意义。(3 分)

(3 分) 识繁,有利于传承中华古老文明(“找回古典文化之美”等);写简,有利于普及中华文化(“方便学习、使用、沟通与传播”等)。 (“识繁”与“写简”的意义,能准确理解表格中的某一点或几点意义的指向,条理清楚,没有错误信息、语病等,即可得分。)

3.请你为本次系列主题活动设计一则简短、响亮的宣传语。(3 分) (3 分) 符合活动主题,比较全面、简短、响亮,即可得分。 示例 1:热爱民族文化传统,写好汉字读好经典。 示例2:写好中国字,读好中国书,做好中国人。 示例3:书在口,字在手,中国印记在心头。

二、京北地区大致覆盖昌平、延庆、怀柔和密云四个区县,是北京市重要的水源和生态屏障地,保障全市50%以上的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请阅读下面材料,概括以下两县治理河流流域、涵养京北水资源的两个相同的措施。(4分)

【材料一】

延庆县治理白河流域的主要措施有:围绕白河主干河道,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营造水保林,发挥灌草植被的生态功能,以实现山区自然保水;规整河道,修建调蓄水量的橡胶坝、拦河闸等工程,以保护水资源。

【材料二】

密云县治理石匣小流域的主要措施有:建设蓄水池、塘坝等小型蓄水工程,增加蓄水量;构建拦水、蓄水的三道防护体系,层层设防,节节拦蓄,以减少水土流失;推行清洁农业,控制农药、化肥的施用,以解决生态污染问题;营造适宜生长、具有保水保土功能的林草,以涵养水源。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4.相同的措施: ① ② 4.答案示例:

①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远远低于国际人均极度缺水标准,甚至还低于国际人均危及人类生存的灾难性标准。

②北京水资源极度匮乏。 4.答案示例:

①种植保土保水植物 ②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

5.答案示例一:措施得力,京北地区涵养水源功在千秋。 答案示例二:办法多样,郊区两县保护水源造福京城。

三、材料一: 中国上古时期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古人更有“秋暮夕(祭)月”的习俗。唐代赏月十分盛行,并将中秋节定为固定节日;两宋时期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取“人月共圆”之意。这一风俗延续至今。 材料二:

“中国月文化”资料采集卡 类别:借月抒情诗编号:00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唐.李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

5.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答案】中国有悠久的“月文化” (中国人喜欢借月寄情)。

灯笼 朱成玉

①父亲做灯笼的手艺远近闻名,但父亲从不靠它来赚钱。许多人为父亲遗憾,嫌他浪费了这身手艺。父亲却总是憨厚地笑着说:当玩了,闲着也是闲着。

②逢年过节,很多人家都来求父亲做灯笼。自然不会白求,家境殷实些的,会给些闲钱。所以童年里,我们过年总会吃到很多好吃的,也有新衣服穿,放的鞭炮也多,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我们要算是幸福的了。家境贫寒的穷人,会拿些粮食来求灯笼,他们宁可从嘴里省出来几升粮食,也要做个大红灯笼,图个喜气。他们把灯笼当成一种寄托,当成了好日子的火种。父亲对穷人富人一视同仁,害得自己整个腊月都闲不下来,忙得昏天黑地。但望着一家家大红灯笼高高挂,父亲就会一边抽着烟袋,一边很满足地笑,把眼睛眯成了一条连小咬儿都钻不进去的缝。

③这种呈椭圆形的灯笼被称为长命灯。灯笼通体由竹子制成,故有富贵驱邪之说。竹子四季常青,在民间寓意长命富贵。依我们这里的民俗,逢年节点亮灯笼不仅增加年气,还可

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保一辈子不受穷。还有的人说,点上灯笼,可以使家里人都健健康康的,没病没灾。各种各样的说法,不一而足,但都是些善良而美好的愿望。 ④做灯笼是个细致活儿,需经过片竹、削竹、编织、定型、上纸、写字、上油等繁琐的过程,每个过程都需要严谨细致的操作。只有在灯笼腰身裱上一圈红色皱纹纸的时候,灯笼才有了灵魂。细密的纹路衬上红色,一份喜气便骤然附到灯笼身上,挥之不去。 ⑤父亲认真对待每一盏灯笼,他虔诚地认为,每个灯笼都是有灵魂的,只有认认真真地编制,每尺每寸都一丝不苟地完成,让每根竹条都规规矩矩,恰到好处地排好队,站好岗,灵魂才能在灯笼的身体里呆得安稳。那些灯笼做好后,父亲的手上便落满疮疤,那都是让锋利的竹条划伤的。 ⑥一年除夕,邻居拴柱拎着半袋米来求灯笼。他挠着头,不好意思地对父亲说,因为带阿爸去治病才回来,没赶上定做灯笼。只想来碰碰运气,看父亲有没有多做出一个来。“我只想把灯笼高高地挂起来,没准那样阿爸的病很快就会好了。”拴柱充满期待地说,仿佛这灯笼真的成了救命良方。堂堂一个五尺汉子,在父亲面前直抹眼泪。 ⑦父亲刚开始犹豫了一下,但听到拴柱这样说,便斩钉截铁地说道:“有,正好多一个。”父亲从里屋拿出了一个又红又大的灯笼递给拴柱,“把这个拿回家挂上吧,希望它能灵验,让你阿爸的病早日好起来。”拴柱一个劲地道谢。父亲还撵出家门,硬是把那半袋米原封不动地塞给了拴柱。 ⑧那是留着自己挂的灯笼,可是父亲却将它送人了,我在心里和父亲赌气。此时,我发现天空似乎昏暗下来,像要塌下来似的。父亲却说,如果拴柱的愿望可以成真,我自然愿意把自家的灯笼送给他。 ⑨那年除夕夜,我们家没有挂起灯笼,但左邻右舍高高挂起的灯笼,那些被赋予了灵魂的灯笼,仿佛格外地惦记着编制它们的人,争着要把光亮照过来似的,把我家的院子照得透亮。人们不约而同地仰起了头,看着那光闪闪的被赋予了生命喜气的灯笼,仿佛看到了光灿3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