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清塘荷韵》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线索,体会文中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 2、品味荷之韵:张扬生命的强者,彻悟生命的智者 3、讨论探究荷花在中国独特的文化内涵
4、通过阅读文本,从满池塘那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中获得人生的感悟,体会生命力的顽强,坚信——既然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从而鼓起生活的勇气。 教学重难点: 1、品味荷之韵
2、让学生体会莲荷顽强的生命力,结合自我人生体验,获得人生的感悟,增强生活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和生命。
教法:阅读——讨论——体悟 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师提示:荷花美丽,荷花圣洁,人们在荷花身上寄托了不同的感情,周敦颐的《爱莲说》写的是莲荷高洁的品性,朱自清《荷塘月色》写的是物境之美,表达的是自己淡淡的忧伤和喜悦,而当代着名学者,散文家季羡林老人在1997年86岁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6
★精品文档★
高龄写的《清塘荷韵》又是写荷花什么呢?他对荷花情有何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清塘荷韵”的世界。 二、作者简介:
三、初读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作者围绕“荷”,讲了些什么内容?学生迅速浏览课文,同桌讨论:
2、教师提问:文章题目《清塘荷韵》,那同学们思考一下:“韵”字主要体现在哪些环节?
3、学习第6、7、8三个自然段。抽学生读,读后教师引导理解:一夜之间到几天之内,再到不到十几天的工夫,作者从时间上写了荷的生长过程,突出其茂盛,而8自然段主要写了荷的色浓瓣多,那同学们思考,只是简单地写荷的茂盛和色浓瓣多吗?其实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找出最能概括其韵致的话,读一读。
师提示:我们很难想象,在寂寞的岁月里,在荒芜的湖面下,在阴暗的泥沼中,那莲子是怎样暗暗积蓄着力量,是怎样将生命的嫩芽钻出了坚硬的外壳,这芽一旦破壳而出,便以一种惊人的力量展示着生命的顽强和美丽,一千多个日夜过去了,在经历了漫长的寂寞后,第四年,荷花完成了生命的涅盘。同学们能对对寂寞沼泽中的莲子或跃出水面的盛开的荷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6
★精品文档★
花说上两句吗?
4、范读9—11节,思考这部分怎么写赏荷的。学生分三个学习小组学习,用四个字归纳出这三节分别写了什么?
5、学生从9自然段中找出描写荷花的一个细节,思考: 一般植物到了生命的尽头,总会给人怎样的感觉呢?
那季老笔下的荷花凋零是不是也是萧条、凄凉的? 师谈话:它走了,走得如此飘逸,如此洒脱。能以如此超然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消逝,荷花实在是彻悟生命的智者。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上云卷云舒。这正是缘于季老的豁达、超然的人生境界。正因为这一切,季老才显得特别满足, 第10、11自然段再次验证了他的这种满足的心态。
这两段采用的是什么写法?作用何在? 四、阅读课文,品析语言的特点
1、“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好像一下子从夏天转入了秋天”,“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失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
特点:这是一段虚写的文字,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寄予了对残荷的美好的理想,也是作者人生理想的体现。语言朴实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