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
第1章 生命的世界
§1.1.1 形形色色的生物
一、 生物的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
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
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植物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和被子) 微生物 :细菌、真菌、病毒
2.遗传多样性
在地球上,不同种生物体内所携带的基因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
基因也不尽相同。如菊花有2万至2.5万个品种;同一头母猪却生下了一窝白猪、花猪和黑猪等不同毛色的小猪。
3.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和其生存环境组成。
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
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又可划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都可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二、生物的特征
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
(1)应激性 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如向日葵的花盘
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等。
(2)生长 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 (3)繁殖 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等。 (4)新陈代谢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汗液、尿液、二氧化碳等)。 动、植物的遗体,枯枝落叶等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具有上述生物的几个基本特征。
§1.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生物的生存空间统称环境。生物既适应环境,也影响和改变环境。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2.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
非生物因素会对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产生影响。如光照可以使花儿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绽放,也可使动物的习性受到影响(如朝蚊暮蝇、夜蛾昼蝶等);土壤条件的差异可使牵牛花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受温度、风力等条件的影响,山顶上和山脚下植物形态差别很大(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等);沙漠中含水量少导致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等。
3.生物因素 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主要是指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1)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①种内互助 如雄企鹅相互靠在一起孵卵;一群母狮一起捕食。
②种内斗争 如繁殖季节,雄性梅花鹿为争夺配偶而发生争斗;几只狗为争夺一
块肉骨头而发生争斗等。
(2)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①互利共生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对双方都有利,彼此分开,一方或双方都
不能生存,不同种生物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到利共生。如海葵与蟹之间的关系;人大肠内的某些细菌与人的关系;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之间的关系。
②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叫捕食。是生物之间最为普遍的关
系。如牛吃草、斑马吃草、狮子捕食羚牛和斑马等。
③竞争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为了生存,相互之间争夺食物、空间、配偶等而
发生的斗争叫竞争。如草原上的狐和鹰都以野兔为食,它们形成竞争关系。
④寄生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并和(或以)另一种生物争
夺(或作为)营养来维持自身的生存,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叫寄生。如蛔虫、虱子、跳蚤等与人形成寄生关系。其中蛔虫、虱子、跳蚤叫寄生虫(或寄主),人叫宿生。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