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总水平的上涨;二是物价上涨应持续一定时期而不是短暂的物价上升;三是物价上涨达到一定的幅度,如果物价水平上升幅度较小,即便有物价上升,也不称其为通货膨胀。 根据不同的标准,通货膨胀有不同的分类。 (1)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①爬行的通货膨胀,又称温和的通过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低而且比较稳定。
②加速的通货膨胀,又称奔驰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在两位数以上),而且持续加剧。
③超速的通货膨胀,又称恶性通货膨胀。其特点是货币贬值可达到天文数字,物价上涨犹如脱缰的野马,完全失去了控制,每月通货膨胀率达到50%以上。
(2)按照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也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①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即指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这种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包括产品和服务在内的总需求超过了按现行价格可得到的总供给,从而引起物价上涨。②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即通货膨胀源于总供给的变化,具体是指由于产品成本上升,即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成本上升和企业要保持一定利润水平,而使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
③结构型通货膨胀。即物价的上涨是由于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引起的。虽然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并不特别大,但最初由于某些经济部门
的需求过多使物价水平和工资水平上升,这样就给其他部门形成压力,结果使得其他部门的物价水平和工资水平趋于上升,于是出现全面的通货膨胀。
简述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
答案: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指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从而导致的物价上涨。供给表现为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务,而需求表现为购买和支付货币,因此这种通货膨胀又称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其运行过程可以从两方面分析: (1)静态分析。
如图13a.1所示,假设初始状态下,总需求状况为AD1,总供给状况为AS1,价格水平为P1,产出为Y1,现由于总需求扩张,导致总需求曲线右移,从AD1右移至AD2.这时,在原有价格水平下P1,产品数量为Y1,而人们想要购买的产品数额及欲支付的货币为Y2,Y2>Y1,产生”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导致物价上升,从P1上升至P2,带来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2)动态分析。
如果考虑预期因素,则物价上涨程度要远高于P2P1。物价上涨后,工人会逐渐预期到物价的上涨,因此会要去加工资,工人工资的上涨会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供给减少,从而总供给曲线上移,如从AS1上移至AS2;同时,工资上涨会带来工人消费需求的增加,从而总需求曲线也会上移,如从AD2上移至AD3。这时如果物价在P2,会继续产生超额需求现象,因此由于需求的拉动,物价将进一步从
P2上升至P3。这种过程会逐渐持 简述成本推动型的运行过程。
答案:在20世纪后半期出现了”滞涨“现象,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理论无法对该现象进行解释,由此产生了从总供给方面解释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即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该理论认为,当成本上升时,商品价格随之出现上涨,总供给曲线上移,导致产量下降,同时价格水平上升。其运行过程可以从两方面分析:
(1) 静态分析。如图13a.2所示,假设初始状态下,总需求状况为AD1,总供给状况为AS1,价格水平为P1,产出为Y1。现成本增加(如原材料价格上升),将导致总供给曲线上移,从AS1上移至AS2。从而价格水平将从P1上升至P2,产出将从Y1减少到Y2。这里的通货膨胀就是由成本推动的,同时与这种通货膨胀伴随的失业的增加,从而产生”滞涨“现象。
(2)动态分析。如果考虑到预期因素,则物价上涨程度要远高于P2P1。物价上涨后,工人会逐渐预期到物价的上涨,因此会要去加工资,工人工资的上涨会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供给进一步减少,从而总供给曲线进一步上移,如从AS2上移至AS3,于是物价进一步从P2上涨至P3。物价从P2到P3的上涨,又会引起工资上涨,工资上涨又会引致下一轮的物价上涨,从而产生”价格-工资-价格“”螺旋式\上升。如果再引入工资上涨所带来的需求变化,则这种“螺旋”速度会进一步加快,如当物价从P1上升至P2引起工资上涨后,工资上涨一方面会引起供给减少,总供给曲线从AS2上移至AS3,另一方面也
会带来消费需求增加,从而总需求曲线也会上移,如此AD1上移至AD2,这时物价将从P2上涨至P4,并且这种过程也会一轮一轮持续,产生近似“直线式”通货膨胀。
简要解释短期菲利普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曲线的区别。
答案:菲利普曲线最初是菲利普根据现实统计资料锁给出的反应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后被发展为表述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短期菲利普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曲线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形状不同。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表明在预期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通货膨胀率的短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的曲线。所以,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关于短期内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会存在交替关系的原因,货币主义者认为,如果工资契约是在不存在通货膨胀预期的情况下订立的,那么,物价上涨会导致实际工资下降,因而企业愿意扩大产量,增加就业。当工人们发现实际工资下降时,他们会要求增加货币工资,但货币工资的增长总是滞后于物价上涨。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位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垂直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一旦形成了通货膨胀预期,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就会上移,工人会要求足以补偿物价上涨的跟高的名义工资,而雇主则不愿再在这个工资水平上提供原来不存在通货膨胀预期时所增加的就业,最终,失业率又恢复到“自然失业率”水平。无论政府如何继续采取反通货膨胀政策,工人预期的调整必然带来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进一步上移,长期内失业率都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