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的语文文本解读策略-精选教育文档

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的语文文本解读策略

一、对几个概念的理解

要想弄清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的语文文本解读策略,那么首先得弄清楚几个基本概念。

第一:什么是“核心素养”?这个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我国教育部2104年4月24日正式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即:“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第二: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核心素养”分解为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高中阶段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它们是语文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总目标的四大构成要素,也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制订的核心依据。可见现代语文学科的发展要求教学价值取向回归于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这给语文教学研究传达了新方向和新思考。

第三:什么是“语文文本”?语文文本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文

本,经过编者的加工,加上“阅读提示”、“课文注释”、“课后练习”等内容,成为语文知识体系的形象化示例,是语文教学内容的载体,成为知识的、能力的、情感的繁复的多重复合体。 最后什么是“文本解读”?《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对“解读”二字的解释为“解读就是通过分析来理解。”解读是蕴含了理解与自我理解的活动。即是对客体的把握,也是解读主体的存在方式。而文本解读就是要完成语文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提高,以及师生精神世界的建构。语文文本解读通过关照客体与作者进行积极的对话,从而实现对文本建设性的体验与创构,实现文本的价值。并且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文本阅读的三维结构:“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二、文本解读的四个层次的策略 (一)从语言文字中建构语言与运用 (二)从课堂提问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语文教育中,无论是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还是综合实践活动,都必须融进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训练。《论语?述而》说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主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更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通过“主问题”,最

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思维,驱使其走向思维“深水区”,实现思维发展素养的提升。例如我听过一位教师上《草船借鉴》一课时,他先让学生进行自学,要求学生读懂课文;接着,引导学生逐段理解内容,把课文读懂;然后,教师启发学生围绕体现诸葛亮足智多谋的重点段落提出问题。 生:诸葛亮让鲁肃准备了什么?为什么不让周瑜知道?

生:诸葛亮为什么会断定曹操在这样的天气里只敢放箭,不会轻易出兵?

生:诸葛亮为什么选择第三天四更去取箭? 生:诸葛亮为什么两次下令掉转船头? 生:课文为什么以《草船借箭》为题? ……

师:你们提了不少问题,说明你们在读书时进行了深入思考,这些问题正是我们需要好好理解的地方。

老师和同学们边读书边对大家提出的问题逐个进行解答,老师给学生创造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机会,时间安排合理,学生的质疑也质在了关键处,为每个学生创造了表现自己的机会,思想和信息得到多向交流,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增强了,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不难看出,这是一节成功的课。因为在这节课上,既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从阅读鉴赏中提高审美与创造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