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波罗蜜多讲记

第四是禅定。一心一意就是一种禅,能把注意力放在这种境界之中修行,这是精进度的禅定。

第五是智慧,就是有空性无我的智慧摄持,也可以说站在三轮体空的角度修精进,这就是精进度的智慧。

一个精进也应该具足六度,若是没有六度就不是圆满的精进。精进很重要。我为什么修行不得力,我为什么没有进步,我为什么还没有成就呢?真心想学修就要这样反思,仔细观察,然后才会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今天讲的这个精进,在修行的过程中,是真正的鞭策啊!否则,我们修行的马跑不起来。有时候根本不走,有时候走走停停,有时候走得慢。

其实学佛不难,真的不难,就是转一个念。念一转业就消了,业消了就没有这么多事,就不要感受痛苦与烦恼,也不会有这么多的违缘和障碍了。但是,如果念转不过来,业没法消啊!业不消的话就得这样,没办法,愿意也得这样,不愿意也得这样。

佛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你应该以佛法来纠正自己,不要搞这些是非,不要搞这些神通。佛度化众生不可能以神通来度化。佛为什么不以神通来度化众生?搞神通只能增加烦恼,不能解决烦恼。虽然佛有时候也显示神通,但这是为了度化那些外道众生,因为他们都有神通,若是不给他们显示神通,他们不服气。佛的神通比他们的神通高了,他们心里就服气了,然后才能学佛修行。如果不是为了度化这些有缘的,可怜的众生,佛是不会显示神通的,否则对众生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为了引导众生,在特殊的情况下,佛会显示神通。但是在一般的情况下,佛是不会显示神通的。

在《百业经》以及其它经文里也有过这样的公案,佛明明知道这个人的因缘,但是他不会说这些。他会先听众生讲述自己的经历,然后再给他讲佛法。佛不会搞神通,如果你执着于这些,就是着魔了。以后,真正修这个法的人,真正学佛修行的人不能搞神通,不能相信神通,容易走火入魔,这种人不会有好的结果。

要相信佛,相信因果。佛讲的三世因果里,都说得一清二楚了。在以往轮回的生生世世当中,众生都不止一次地互为父母,互为儿女,互为夫妻。

佛讲得很清楚,都是你的父母,都是你的儿女。若是你相信前世,若是你那么在乎自己的父母、儿女,你就应该在乎所有的众生,尤其是那些乞丐、残疾人;还有饿鬼道、地狱道的众生。他们都是你宿世的父母、儿女,都是你宿世的丈夫、妻子。若是你在乎,就应该平等地对待他们。

佛讲得这么全面,这么究竟圆满,不仅仅是说这些因缘,而且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怎么了缘,怎么了债,怎么了生死——都教给我们了。但是很多人还不学佛,还不信佛,还学外道,还修那些世间法!

众生太迷茫了,太愚痴了,真是可怜!我们不勉强任何人,若是你真心想学佛、修行,真心想解脱、成佛,一定要如理如法地学,脚踏实地地修,这样才能成就。否则都是白费,都是没有用的。

若是你不想学、不想修、不想解脱,谁也不勉强你;若是你真想做一个佛门弟子,想学佛、修行、想解脱,你就要这样学、这样修!

今天就讲到这里。祝大家吉祥圆满,扎西德勒!

六度之五:禅定波罗蜜多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禅定波罗蜜。禅定是修行的必经之路,是修行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修法。佛法里讲戒定慧,定就是禅定,慧就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是从禅定中产生的。若是没有禅定功夫,无法开悟证悟,无法产生般若智慧,所以说禅定非常重要。

禅定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很难。我们现在虽然学佛好多年了,但是心还是静不下来,定不下来,这是什么原因呢?禅定有禅定的基础,还是基础没有打好,自己不会调整身心。心态也非常重要,身要依止寂静处,寂静处就是修法的环境。寂静处不一定是山洞或者寺院,哪里都可以成为寂静处。真正的寂静处是具足禅修因缘条件的地方,若是修禅的条件不具备的话,山洞、寺院也不算是寂静处。家里或者其它道场里也一样,禅修条件具备的环境与地方,都可以成为寂静处。大乘修行者,尤其是你们这些在家居士,不可能经常在山洞或寺庙里修禅,还需要在自己的家里、在单位,或者在生活、工作的地方修禅。在这样的情况下,能不能修禅定呢?也能修,因为条件、环境是自己创造的。

佛在经中也说过,修禅定需要环境——寂静处。若是没有一定的福德资粮,根本也遇不到、找不到这样的场所与环境,所以积累福德资粮也非常重要。

修七支供或者修前面的几个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都是禅定的基础。若是你把这几个内容都修得差不多了,修禅定就没有问题,

就不难了。若是前面这些修法没有修好,修禅定也很难。

六波罗蜜多也是有次第的。很多经文里讲,它们是因果关系,前是因,后是果。一般的情况下,布施波罗蜜是因,持戒波罗蜜是果;持戒波罗蜜是因,忍辱波罗蜜是果;忍辱波罗蜜是因,精进波罗蜜是果;精进波罗蜜是因,禅定波罗蜜是果;禅定波罗蜜是因,智慧波罗蜜是果。前面的几个修法,都是禅定的基础,是禅定前提的修法与条件。

方才讲的寂静处,也是修禅的机缘。佛讲,要给自己创造环境,要和环境相合。怎么和环境相合?主要是调整自己。这些违缘、障碍,都是自己制造的。若是你在家里、在单位,或者在其它的地方,能做到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若是你能非常圆融地处理好人际关系,然后没有违缘,没有障碍,这就是修行的环境。

在家里修禅,首先你要把自己的家变成寂静处。就是把家里内部关系搞好。在家里好好表法,给他们展现你的变化,展现你在学佛修行的过程中所得到的这些功德与利益。谁都想转变,都想得到这些功德和利益。如果你身上有明显的变化与收获了,这样不只是你的家人,周围所有的人都会心服口服地崇拜你、支持你,甚至会跟随你。在单位也是一样。

修行上的违缘和障碍也是自己给自己制造的。如果自己没有做好,没有一定的修行和修养,在山洞里也不会安定,在寺院里也修不成禅,一样会有很多的障碍与违缘,很难把心静下来修行。也许这颗心会跑得更快了。

不管是在道场、在家里还是在单位,主要是自己给自己创造一个修行的环境,这才是真正的寂静处。如果心没有处于寂静处,违缘重重、障碍重重,你无法修禅。所以要去掉障碍、去掉违缘。

修行人的生活不能堕入两边。什么意思?在生活、工作的过程中,要求不能太高,欲望不能太多。必须要过那种优越、富裕、舒适的生活——有这样的追求与欲望就是错误的。自然有的不算,福报是修来的。福报、缘分到了,自然有了,想躲也躲不开。但是福报也不能太差,贫穷和疲惫也是修行上的一种障碍。

如果你没有一定的修行,没有一定的定力,条件太优越了,太舒适了,光享受物质生活了,也很难修行。太贫穷、太疲惫的时候也很难修行。所以佛要求修行人,——尤其是要求出家人,生活不能堕入两边。佛成道之前也和那些外道一起苦修,后来放弃了。佛说,在太贫穷、太疲惫的状态下也不能成就。

对生活不能有过度的要求,欲望不能太高。总的来说,对这些世间的

琐事,世间暂时的利益都不要看得太重,不要抓得太紧,一切都要随缘。来了也不拒绝,来就来;不来也不追求,不来就不来。以修行为主,修行最重要——这种心态适合修行。这些违缘、障碍都尽量远离,尽量去掉。无论是在家里、在单位、还是在其它地方,都要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修行环境。主要是没有违缘障碍就行。有违缘,有障碍也能超越,这个有难度,在修行的过程中,你和这些违缘、障碍斗争的时候,是胜利还是失败,不好说。

违缘、障碍还是尽量少一点好。主要是将家庭内部的关系,周围的人际关系处理好。若是将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都做到了,都修得差不多了,后面的禅定就没问题了。若是前面那几个都没有做好,修禅定说容易,做难啊!

一坐下来,心就定不下来,没有任何的觉受与成就,最终对自己失去信心,对佛法失去信心,就彻底完蛋了。我经常跟大家讲,若是真心想学修,一定要按次第来,都是有次第的,想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

比如说我们今天讲禅定,然后你要修禅,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都修得差不多了,有一定的成就了,在这个基础上修禅定就容易了。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主要就是断除贪心和吝啬心。如果没有去掉对物质的贪着心,然后持戒、忍辱、精进这几个也没有做到,修禅是修不好的!

都知道禅殊胜,都知道修禅好,尤其是在内地,禅宗比较兴盛;但是很多人都修不好,修不长。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基础没有打好,前面那些没有修好。刚才讲得很清楚,它们之间是因果关系。

总的来说,环境、寂静处也是修来的,没有一定的福德资粮是不会遇到的。在各地,圣地、山洞有很多;但是寺院、道场里面不一定具备修禅的机缘与条件,不一定是修行的寂静处。你得考虑这些。

现在好多人,到处东跑西颠,始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始终找不到一个寂静处,始终找不到一个因缘具足、条件具备的禅修环境。这个也可以说是自己的福报不够,也可以说基础的修法没有修好。你把基础的这些修法,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四外加行、五内加行这些基础脚踏实地地修好,到时候禅定自然就会有。条件具备了,因缘具足了,福报上来了,自然就能禅修,自然就有禅定波罗蜜。

第一个是环境,在家里,或者在单位修行,给自己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第二个就是心态,这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坐下来修禅的时候,身、口、

意三门的调整也很重要。若是身口意三门没有调整好,心无法安住,无法定下来。身体先要调整好,可以双盘、单盘,最起码要单盘,这是身的要求。身直脉直、脉直气直、气直心直。身和心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若是身体没有调整好,心也无法安住。然后口与气也要调整。

我们现在修的是内、外加行,后面还有几个特加行。那个时候是转变、调整身三门的修法。刚开始呼气、吸气都很重要。不好的气呼出去,新鲜的气吸进来,在这种情况下安住。心也是,它就像脱缰的野马,直接抓它、控制它,都不是好方法。先不抓它,否则它跑得更快了,想办法让它自己停下来,让它自然安住。这有很多方法,以后再仔细讲。

简单地说,不追随过去,不迎接未来,不执着于现在这些六尘缘法,心不散乱于外境当中,心自然就能安住下来。进一步说,不追随过去,不刻意地去想过去的事;不迎接未来,不刻意地去想未来的事;不执着于现在,不刻意地去想现在的事,它自然就停下了。

什么叫禅定呢?以前也讲过,定是不散乱。心专注于一个善缘,不散乱叫禅定。

禅定的支分,可以分好多:有世间的禅,也有出世间的禅。四禅八定,都属于是世间的——就是修色界和无色界这些天界的。还有出世间的禅——就是四谛、十二缘起、空性智慧这些。主要是为证得声闻缘觉的果位、菩萨和佛的果位。也有有相和无相之分:有相就是小乘,修不净观、慈氏观;还有呼气、吸气观,还有声闻乘的四谛、十六行相;还有缘觉的十二缘起、大乘的三十七菩提分法——这些都属于是有相的。无相的主要就是无我、空性这些,大概就是这样。

还有凡夫行静虑、义分别静虑、缘真如静虑。凡夫行静虑主要就是刚才讲的,小乘里那些不净观等,大乘里主要讲的就是慈悲喜舍,这些主要是资粮道的修法。

第一个是凡夫行静虑,就是修这些禅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觉受——乐觉受、明觉受、无分别觉受等等。那个时候的状态,执着于乐、明、无分别的觉受,所以是凡夫行,也可以说是一般凡夫一些禅定的修法。

乐觉受就是自然会出现一些喜乐:没有什么可高兴的也高兴,心里舒服、快乐,还说不出来——这些觉受叫乐觉受,这是一般的觉受。现在很多居士,很多修行人都有这样的觉受。

明觉受就是在禅修的过程中,能看到、感觉到外面的很多东西,如房屋、山等,这叫明觉受。这也是一种觉受,但这也不是什么,不能执着。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