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教案全册

(1)同学们,今天这节海洋课我们先做一个小实 验,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 (师出示玩具风车。) (2)谁能用这些材料让风车动起来?你想怎么 做?(请一个学生到前面操作,用小水流冲风 车。) (3)从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水能让风车转起来/是水冲的/是水流的力量/水有劲儿。) 2. 观看视频,了解海水有能量 大海有这么大的能量,假如我们能把这些能量利用起来为我们服务,那该多好呀,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3. 观察实验,认识海水能发电 出示波浪发电机模型视频,问:请看这是波浪发电机模型,里面有什么? (桨、水、不锈钢球、齿轮(动不动?)、发电机及灯泡(亮不亮?)。 师小结:船桨的摆动带动水产生波浪,波浪带动了不锈钢球摆动,不锈钢球的摆动使齿轮旋转,齿轮的旋转带动发电机发出电,从而使小灯泡亮了。 二、资料展示,认识各种海洋新能源 1.播放视频,认识波浪能

2.阅读网上资料,了解海洋新能源的种类。 3. 播放视频,认识潮汐能。 师补充:你看的很仔细。这里的平均潮差为10米,曾经出现过21米的潮差,相当于六七层楼高,也就是大约有我们两座教学楼那么高,这里产生的潮差是世界之最。 师小结:科学家发现可以利用海水的涨潮落潮之间的落差,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这就是潮汐能。(板书潮汐能)选择潮汐能电站最好的位置是潮差大的地方。刚才加拿大的芬迪湾非常适合利用潮汐能。 4. 看图猜想,了解温差能。 三、研究文本,了解海洋新能源的发展状况 知识抢答: (1)人们很早就开始利用潮汐能发电,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汐能电站是?法国朗斯电站。 (2)2008年,哪个国家建成世界第一座盐差能电站?挪威 四、对比发现,了解海洋新能源的优点 五、新闻采访,了解海洋新能源的不足,培养节约能源意识

课题:6海洋科考 年级:五年级 教材分析: 1. 情景导入: 教材呈现了“大洋一号”第三次远航科考顺利归航的图片,并以新闻播报形式呈现图片事件。教师可课件出示“大洋一号”第三次远航科考顺利归航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入对科考船和海洋科考的探究。 2. “大洋一号”在远航: 先进装备:以文字资料的形式介绍了“大洋一号”,呈现了水下机器人“海龙号”的图片。教师可用课件出示“大洋一号”科考船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其装备先进,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航线掠影:教材呈现“大洋一号”首次远洋科考航线示意图,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观图,再补充出示第二、三次科考航线图,然后组织交流,完成表格,从而了解三次远洋科考的有关资料。 3. 畅想蔚蓝海洋: 教材呈现的是同学们在蓝色海洋地图前畅想的情境,教师根据情境图组织学生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大胆畅想,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目的: 1.了解“大洋一号”海洋科考船的先进装备、远洋科考航线及任务。 2.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远洋科考的现状和成果。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舰船的探究兴趣和对海洋的热爱,培养科学课程:海洋教育

的态度及创新的精神。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动手制作小帆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 播放“大洋一 号”科考船出发启程时的录像(新闻)。 师:你 从录像中了解到些什么? (出发的时间、出行任 务等简单的信息) 2.师:课前我们收集了一些有关“大洋一号” 的有关资料,现在来交流一下。(学生交流资料) 3.师:“大洋一号”4月2日就起航了,在这将 近半年的时间里,“大洋一号”的情况如何大家想不想知道?(教师通过让学生朗读 《船长日记》来了解“大洋一号”的航行情况) 二、成立小组,制定计划。 1. 师:同学们围绕“大洋一号”想研究什么内容呢?(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归纳、分组,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分组,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分组。) 2.制定活动方案。 教师提出本阶段活动的要求:各小组选出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并及时对活动的开展做好记

录。 确定要聘请的指导教师。 制定好活动方案,研究过程可采用以下形式; 通过读书、上网查阅与研究内容相关的资料,了解“大洋一号”的装备、航线、任务等有关知识。 通过到国家海洋局青岛北海分局参观访问,调查有关“大洋一号”以及深海探测等多方面的海洋科技知识。 通过到青岛海洋大学参观,了解海洋产业的相关知识。 通过到商场、社区调查、采访,了解身边的高新科技。 整理、汇总收集到的资料,写出调查报告,采用生动、合适的方式准备交流。 3.各小组交流制定的活动方案。 4.拟写家长信 我们的活动除了要有老师的帮助外,家长的支持的理解也同样重要。咱们一起给爸爸妈妈写封信,争取他们的支持。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