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辅导员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思路方法

新形势下辅导员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思路方法

摘 要:新形势下,高校突发事件呈现诱发因素多元、扩散速度加快等新特征,?楦咝8ǖ荚痹谕环⑹录?的应急处理提出了新要求。本文结合辅导员工作实际,探讨新形势下高校突发事件的特征及辅导员应对能力存在的不足,为提升辅导员应对能力提供参考性思路建议。

关键词:突发事件;辅导员;应对处理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当前大学生面对校内外的不稳定的因素逐渐增多,近年来高校的突发事件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突发事件由于具备诱因多样性、暴发突然性、传播扩散快、后果破坏性等特点,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带来一定危害,影响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和校园和谐氛围。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学生距离最近的教师群体,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跟踪辅导具有一定的岗位优势和责任义务。因此新形势下,提升辅导员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能力对于稳定校园安全、服务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形势下突发事件的特征 (一)突发事件诱发因素增多

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的

逐步显现,市场经济中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互联网时代下的资讯膨胀,各种思想文化在网络环境下相互激荡,加快了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侵蚀;高校改革扩招、高校对外开放程度增加,导致思政教师与学生比不断扩大,校园环境越来越复杂,教师对学生的单独教育与引导、对危机事件的干预越来越力不从心。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学校不完善的内部管理、学生思想意识、心理状态的发展变化无一不成为高校突发事件形成的诱因,增大突发事件爆发的风险。 (二)突发事件扩散速度加快

随着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的普及发展,各种传播渠道被广泛使用,信息的传播和意见的传达可以在网络平台实现快速的汇聚、互动,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一旦高校发生突发事件,有心人士很方便将有关时间图片或视频上传至网上,短时间内便会迅速扩散,使一些最初旁观、不明真相的民众参与到事件的讨论中,最终引起社会的关注,给学校造成财产、声誉上的破坏和损失,而歪曲事实真相、社会群体聚焦也给突发事件的后续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和压力。 (三)突发事件主体个性突出

高校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尚不成熟,尤其是现阶段的大学生多为95后的独生子女,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由于生长环境、教育条件和家庭氛围的影响,具有思维活跃,好

奇心强,多敏感、易冲动等鲜明的个性特点,理想信念不够坚定,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热衷于参与新奇事物,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煽动。因此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稍有发生涉及自身利益的小事件,引起少数同学的情绪不满,便会迅速煽动、吸纳相同利益者,带动大多数好奇、冲动的学生演变成群体事件,使得突发事件更具影响力和破坏性。 二、高校辅导员处理突发事件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突发事件特征的演变给辅导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提出更高要求,增加了维稳工作难度。目前辅导员在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存在以下几个不足: (一)应对突发事件的防范理念欠缺

多数辅导员固有概念里仍然认为突发事件属于小概率事件,对于突发事件处理多采用事后应对为主,轻事前预案管理的工作理念,未能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畅通学生信息收集渠道,及时全面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对特殊学生如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亚健康学生未能引起重视,及时更新档案数据库,对苗头特征进行分析研判,介入疏导,以致错失突发事件预防处理的最佳时机。 (二)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意识淡薄

突发事件的爆发时间和地点具有不可预测性,极有可能发生在深夜或节假日期间,因此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解决往往会占用辅导员的个人休息时间,导致部分辅导员遇到突发事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