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级学生习惯养成一览表

1 / 5

7-9年级孩子习惯养成一览表(转给家长、学生)

习惯,是一种不费力的行为惯性,一旦形成,将受益终生。

许多家长很疑惑,为什么我给孩子报了那么多的辅导班,孩子的成绩还是不理想?为什么我让孩子一天恨不得24小时都学习,孩子的成绩还是上不来?为什么孩子的成绩总是上不去?您有没有想过,或许是孩子的习惯问题。

初中是这十二年中最重要的三年。要想获得更高的分数,这个阶段就必须养成一种新的、之前从来有过的学习习惯!

举一个绝大多数家长容易懂的例子。

一年赚10万的人的思维格局、行事策略,和一年挣一千万的人是一样的吗?绝对不一样!

孩子在70分时的学习习惯,和95分以上孩子的学习习惯,一样吗?完全不一样。

因此,我们表面上,要求孩子刻苦学习,只是目的!其实,更多的应该去控制过程,改过程!(过程,就是学习习惯)

因为,只有过程,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初中阶段这三年,是孩子一生很重要的受教育阶段。很多家长心情急切,望子成龙。但更多的是从众学习,没有做好整个中学期间的习惯和能力培养规划,错过习惯和能力培养的最值时间,等发现问题的时候已经很难改正。

初中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从我的经验来看:

初一以学习习惯培养为主

初二以培养思维能力为主

初三以培养自学能力为主

初一培养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以下五个环节:听讲、笔记、作业、改错、总结。这五个环节与我们的成绩息息相关,非常重要。

2 / 5

和成绩的关系度:听讲与笔记,约40%,作业约10%,改错约20%,总结约30%。

具体做法:听讲、笔记。

时间分配:80%时间听讲,20%时间记笔记。

听讲听什么:老师对一个题目的思路突破分析,一个题目或者一类题目的总结,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笔记记什么:

(1)基础的定义、定理、性质(一定要理解记忆) (2)自己课上的灵感 (3)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4)老师的归纳与总结

作业:认真完成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落实,很重要。

改错:对自己没掌握的知识的及时弥补与修正。

总结:总结的时间不需要太长时间,但是对能力提升很重要。把自己的知识体系归纳总结,编织成网。

1.按时完成老师部署的各种作业

这个要在每天及时将作业完成,效率很重要!不能一边做一边玩,要高效率学习高效率的玩!初中学业任务加重,效率很重要。

2.做题书写整洁、清晰

开始要重点要求步骤,对题目解答交待清楚通过步骤反应思维过程,不能出现跳步现象。在步骤清楚时再要求板书整齐(尤其男孩板书可能会马虎些)。

初中对步骤要求很严格,孩子们不知道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要么写很多,要么跳步。等意识到问题时,很难停下来去改正。

初二培养思维能力

做好四会:会听、会做、会讲、会变。

会听:会听老师讲课的关键点,听讲效率高

3 / 5

会做:把会的就成对的,准确、规范的进行书写表达自己的思路 会讲:把自己会的东西讲解出来,能力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会变:题目的形式发生变化,能发现本质,准确解答

具体做法:

1.家长装傻让孩子把题目讲给你听

有时候家长要傻点,题目的解答你看懂装没看懂或根本不看就说你看不懂,让孩子把过程讲给你听,把你讲明白,过程还装傻提些问题。

既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让他(她)对题目理解更深一层!(题目解答能看懂和能讲清楚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

还有就是让孩子有成就感,爸爸妈妈都不明白的题,是我讲给他们讲明白的。听懂不意味着会做,会做不一定能做对。讲题会加深进一步对题目的理解,对能力提高大有好处。

2.让他(她)学会总结,做读书笔记交流体会

学会一个章节或一册,让他(她)给你总结下知识,开始你可以帮助他(她),让他(她)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最重要。

有些时候放松下,让他(她)读些名著、读者或青年文摘、励志类书,有感想时让他(她)做好笔记,你也可以和他(她)一起看,交流些对人物的感受和心得体会。

会总结和归纳,才能让学习更高效,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一。

改进学习的思路,做好三多:

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

一题多解,打开思路,找到巧法 多题一解,归纳总结,找到通法 一题多变,形式多变,找到模型

初三培养自学能力

初三在延续思维能力提高的基础上,让孩子逐渐养成自学习惯,自己学会整理和查找资料。

开始你可以操作让他(她)看,逐渐让他(她)自己整理你给予指导,到最后让他(她)自己整理。

比如: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