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检测(二十七)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
局的初步形成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2019·赣州联考)1979年,四川省委允许部分试点企业,除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短线产品和炸药等危险产品仍由国家统购统配外,大部分生产资料可以进入市场,企业与企业之间可以不经过物资部门直接订立供货合同,也可以在市场上采购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企业也可以自销一部分产品。这体现了( )
A.国家对计划经济取向的全面否定 B.对城市经济体制的积极探索 C.努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现代企业制度在国企中逐步建立
解析:选B 依据材料可知,四川省委允许部分企业部分产品进入市场,企业间可以直接订立供货合同,可以在市场上采购物品,这体现了在传统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城市经济体制的探索,因此B项正确。
2.1978~1991年间,中国电视媒体在经济管理模式和财务运作机制上,先后经历了从完全供给型阶段(国家财政提供全额资金补助),到供给创收型阶段(国家拨款为主、媒体创收为辅),再到创收供给型阶段(媒体创收为主、国家拨款辅助)的三次历史性跨越。这一过程表明( )
A.经济管理体制的逐渐变革 B.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结束 C.现代企业制度的正式确立 D.城市经济改革的全面展开
解析:选A 从完全供给型阶段,到供给创收型阶段,再到创收供给型阶段说明国家对电视媒体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了变革,故A项正确;题干只是涉及中国电视媒体一个行业,并不能证明国家的宏观调控结束,况且到目前为止,国家对经济的运行还是以宏观调控为主,故B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故C项错误;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故D项错误。
3.(2019·漳州模拟)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建立起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商品价格双轨制;2014年,我国农产品领域实现全部放开,由市场形成价格。这反映出( )
A.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C.对外开放的立体格局已经形成
1
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解析:选D 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是在20世纪90年代,与我国的商品价格的变化并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商品市场发展,不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故B项错误;我国的商品价格变化与对外开放格局并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商品价格由“双轨制”到“由市场形成价格”体现了市场的作用,故D项正确。
4.“1984年我来过广东。当时,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邓小平的讲话推动了(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B.深圳作为90年代改革开放标志的形成 C.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
解析:选C 邓小平的上述讲话是在1992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故A项错误;上海浦东是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标志,故B项错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故C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故D项错误。
5.改革开放前的深圳农村人为了挣得一口饱饭吃,穿越层层铁丝网,泅渡到资本主义地界去打工;截至2012年底,深圳拥有1 000多万人口,综合经济实力、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居内地大中城市前列。出现这一显著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实行对内改革 C.深圳人民吃苦耐劳
B.深圳紧靠香港
D.深圳最早成为经济特区
解析:选D 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前后的深圳变化很大,这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具体表现为深圳最早成为经济特区,这极大地促进了深圳的发展,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