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进城市提升竞争力的主要经验及启示(一)

国际先进城市提升竞争力的主要经验及启示(一)

摘要:国际先进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选择伦敦、纽约、东京以及大阪、首尔、香港、新加坡等7个老牌和新兴的国际先进城市,概括了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主要的和共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我国在近30年来快速成长壮大,并开始跻身和将要跻身国际先进城市行列的大型城市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国际先进城市,竞争力,经验,启示

一、推进新城(卫星城)建设,形成城市发展的舒展空间

为了解决大都市形成过程中中心城区面积过度膨胀、中心城区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的问题,国际先进城市都注重新城建设,即在中心城区周边地区规划和建设若干个新城(卫星城),以缓解大都市地区的交通、环境、就业等压力。

新城建设最早起源于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城建设进入高潮。伦敦周边规划建设了8个新城。1965年巴黎制定《大巴黎区规划与整顿指导方案》,确定规划一个新的多中心布局的区域,采用“保护旧市区,重建副中心,发展新城镇,爱护自然村”的方针,提出在市区南北两边20公里范围内建设5座新城,沿塞纳河两岸形成两条轴线,并在近郊发展9个副中心,以防止工业与人口继续向巴黎集中。首尔早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就开始建设第一个卫星城(Sungnam)。2002年10月,汉城大都市区政府公布了新一轮新城计划,并成立了汉城大都市开发公司,在汉城北部与西南部开始建设12个新城。根据计划,到

2012年开发新城数目将达到25个。

世界各先进城市在建设新城区的过程中,一般都具有如下特点。 1.功能定位明确

新城区的建设一般由政府规划。规划的核心是将新城建设作为大城市区域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改变大城市单中心高度密集的城市结构,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中,新城功能定位明确,如东京大都市圈内,其中多摩新城为大学、商业职能,千叶市为国际空港、港湾和工业集聚,茨城为科学城等;又如香港8个新城中,荃湾、屯门是以货柜码头与仓储运输为主,元朗、大埔新城是以制造业为主,将军澳新城依托香港科技大学向高科技园方向发展,大屿山北部东涌、大壕新城,则以发展临空型产业、为新机场配套服务为主导职能方向。 2.财政支持力度大

新城建设资金一般通过政府出资资助和筹资相结合的途径解决。政府的财政支持是新城实现广泛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如果缺乏公共资金的支持,新城建设极有可能沦为开发商赚钱的工具。世界各国的新城建设几乎都由中央政府提供绝大部分的资金,但在具体操作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企业的关系与各自承担的份额及享受的权利各有差异。从开发机制的角度,可以将世界大城市的新城开发归纳为三种主要模式,即以政府为主体,事业化运作的伦敦开发模式;政府控股,商业化经营的香港开发模式;以私人开发商为主体,政府政策倾

斜的东京开发模式。 3.法律保障性强

在英国、法国、新加坡等新城建设最成功的国家,新城开发与建设都有法律支持。如英国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就先后制定了惭城渤和《新城开发法》,法国于1970年制定了《新城法案》。 4.政策引导的倾向性明显

新城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门相互配合协调推进,需要一系列相关政策的综合引导和推动。在新城建设初期,为吸引人口和产业,政府需要制定优惠政策提高新城吸引力。如法国的《新城法案》规定,新城中心应布局多种功能,实施综合开发,要形成与中心城区基本相等水平的市中心。又如日本,为动员工厂企业等单位和居民从市区迁往筑波新城,则提高中心区的土地价格,严格限制在中心区新建工厂和大学;在筑波新城内创造比东京市区优越的工作和居住条件等。再如香港,为促进新城建设,在城市用地、人口流动、财政税收等方面也制定了优惠政策吸引私人发展商建造一定数量而设施较好的私人住宅,当局提供低廉的土地,目的是要通过提高中心城区的生活生产成本,形成人口产业流出的推力,同时通过提高新城生活生产的服务水平与质量,形成人口产业流人拉力,从而汇聚新城人气。

二、注重交通规划与建设,确保城市脉络畅通

交通是城市的脉络,交通是否畅通,关系到城市的营商环境,关系到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