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风景区规划-云台山风景区

云台山风景区旅游环境保护及生态旅游调整规划

第一章 概述

一、任务来源

受河南省修武县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的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此项任务。

二、主要任务

对风景区旅游环境,特别是水环境进行实地调查测试,提出旅游环境保护建议;

按照国家最新标准,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与评价;

根据云台山风景资源及旅游环境特点,调整、建设一批资源品位高、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生态旅游项目,形成拳头旅游产品,使其景观环境质量提升到更高档次;

完善风景区旅游展示咨询服务设施,使云台山风景区的旅游开发形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三、主要目标

创立完美生态系统下的风景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一切活动必须与风景区的特有环境和文化氛围相协调,使其旅游资源永续利用。

提供科研、教育、精神修养、康疗、娱乐的旅游场所。 建立我国中原地区有代表性的生态旅游示范区。

四、编制范围

云台山风景区面积约54.6平方公里。

本规划不是针对风景区旅游开发的全面规划,只是涉及旅游环境保护及生态旅游方面的内容。

五、编制原则

A、生态学原则

建设生态类型的旅游区是风景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实现风景区内在品质飞跃的重大举措。 B、规范化原则

本报告依据国家关于旅游规划的有关标准设计,同时大量采用国家相关部门制订的技术标准。

C、数据分析原则

1

云台山风景区旅游环境保护及生态旅游调整规划

尽量应用前人成熟的科学资料和数据,并在认真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样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对风景区生态环境的认识。 D、风景区与旅游区协同开发原则

将风景区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经验与提高风景区质量档次的设想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创建国家名牌旅游区打下基础。

六、编制依据 1、技术标准

A、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1999)。

B、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T 50298—1999)。

C、国家标准《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8005—1999)。

D、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中国旅游出版社,1992年。

E、国家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1988)。

F、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山岳型风景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HJ/T 6—94)。

2、基础资料

A、河南焦作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说明书,1991年12月。 B、河南云台山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1992年元月。 C、河南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990年2月。 D、云台山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991年9月。 E、修武县综合农业区划,1984年。

F、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997年5月。

G、岸上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8年。

H、生态与风景——论焦作生态环境与风景关系,1992年。 I、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1998年。 J、 修武县志,1985年

2

云台山风景区旅游环境保护及生态旅游调整规划

第二章 风景区旅游环境与旅游资源分析

一、旅游环境 1、地文基础

(1)成因与环境

云台山风景区所在的太行山是我国北方的一条醒目的南北向山脉,其南段自滹沱河以南基本上为一近南北走向的背斜,背斜轴部为前震旦纪片麻岩、片岩和古生代坚硬的石灰岩,形成了高耸的岭脊,海拔1500—2000米。山脉东侧为一明显的断层,形成近1000米 的断层崖壁。从华北平原看去,山体特别雄伟。在山脉西侧,与山西高原连在一起,没有明显的高差,地形坡度和缓。云台山地区的一段太行山,略为低缓一些,但其海拔高度也达到1000—1300米,相对平原的高差一般也有五六百米,最高的地段也接近千米,山地气势依然十分壮观。从地貌分类上来看,云台山所在的山地,大部分属于中山,此类山地的地表形态多深谷陡坡,间或有一些山间小盆地,地形富于变化。 (2)山势与山石

① 陡崖景观系统

云台山风景区内有一套完美的陡崖景观,山中还有一种特殊的造型山体,成为很有特色的景观,这就是地理地质学界目前正在推出的“嶂石岩地形”。在这些地形区域内,常有古老的红色变质岩层,这类岩石,质地坚硬,有密集的层面,多角度的构造节理和不同规模的断裂。

此类地形的旅游价值主要在于它的岩石景观,主要表现在以下4种典型形态上:丹崖长墙、阶梯状台栈、“Ω”型嶂谷、造型叠岩。此外,还有一些次要形态,如岩洞、岩缝、堆石体等。

嶂石岩地貌对旅游开发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些典型形态直接可以成为景观。所以在此种地貌类型的区域内,这些典型形态不加雕饰即可构成风景旅游主体,在太行山嶂石岩地形发育得最典型的地段,大多建成了旅游点,如河北省井陉县的苍岩山、赞皇县的嶂石岩,河南省的林滤山、红旗渠、万仙山,山西省昔阳县的九龙关和丁峪、永济市的五老峰等。

嶂石岩地形中的典型形态丹崖长墙、阶梯状台栈、“Ω”型嶂谷、造型叠岩在云台山都可见到,其中丹崖长墙分外醒目,如在兴隆掌、子房湖东西岸、子房湖西沟、温盘峪、小寨沟东西岸和沟头、老潭沟南北岸和沟头、百家岩寺头顶、万善寺北等地的长墙,构成了风景区内极为亮丽壮观的风景。这些长墙普遍有2—3或3—4层陡崖,变幻无穷,长度多为几十米到几百米,有不少甚至达到几公里,如茱

3

云台山风景区旅游环境保护及生态旅游调整规划

萸楝沟的长墙长度达到2600米,万善寺北的长墙达到4公里。这些长墙一般都有达六七十度以上的陡峻崖面,崖高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超过百米的很普遍,如茱萸楝沟陡崖的崖高150—200米;老潭沟沟头天瀑从崖顶泻下处的陡崖有2层,临河的一层陡崖超过300米,向东还有超过330米的一段。小寨沟沟头两侧的陡崖崖高最大为295米 。 ② 凸峰

在风景区内,有许多地势高峻,形态醒目的山峰,成为引人注目的山石景观,如:

A、老潭沟的“五老峰”、“独秀峰”、“双秀峰”; B、小寨沟的“企鹅峰”; C、百家岩的天门山;

D、茱萸峰的三秀峰、小北顶、云门峰、杜鹃峰、翠微峰等。茱萸峰最高处小北顶因王维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而闻名于世。

③ 象形山石

风景区山地及沟谷中分布着各种奇特与象形山石,它们中有:

A、茱萸峰景区内的“二鹑斗石”、“下不来石”、“天狗守门石”、“军舰巡山石”、“茅笋入云石”、“蜗牛爬山石”、“锯齿山”;老潭沟内的“孔雀开屏石”、“王烈石”、“孙登石”、“波浪石坪”等; B、小寨沟景区内的“石舟”、“蝴蝶”石;

C、温盘峪内景区内的“一线天”、“石龟石”、“砥柱石”、“棋盘石”; D、百家岩景区内的“天门”。

④ 洞穴

风景区内天然洞穴在茱萸峰景区较多,其中有石青洞、龙宫洞、药王洞、通天洞、阎王洞、黄泥洞、厨灶洞、橱灶洞等,不过这些洞穴一般体量都不大,内部造型景观普遍缺失。

2、水热特征

(1)气候

云台山风景区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区域, 年平均气温在14℃以下,七月份最高气温23 0C -27 0C ,一月份最低气温1.10C -2.2 0C 。山区气温低于平原30C -5 0C。年降水量在711-794毫米之间,多集中于夏秋两季。形成水热同期,利于作物和林木生长。但常发生洪涝,引起水土流失。

山区气候垂直和水平变化较大,形成不同的小气候区,有“山高一丈,大不一样”、“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变化特点。为多种树木的生长发育

4

云台山风景区旅游环境保护及生态旅游调整规划

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凡有土层覆盖的地方,灌木、小乔木生长良好,风景区内的锯齿山林场、侬秀谷、龙蛇谷等在山阴坡,灌木生长十分茂盛。

山区较低的气温为各种药材植物的生长和开展避暑旅游创造了良好条件。河谷地带地形特殊,年降水量四季分配不均,夏季降水量偏多,多集中在七、八月份,是观瀑的最佳季节,其次为六、九月份。 (2)地表水

子房河是本区的主要河流,属海河水系,源于山西省陵川县夺火乡的勤泉和双头泉,起始流量都不大,勤泉为0.1-2 立方米/秒,双头泉为0.25-3 立方米/秒。大气降水是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水景的主要水源,也是子房沟瀑布、潭池和子房河的主要水源。迂山洪时子房河最大流量可达700 立方米/秒。在子房沟内有众多泉、瀑、潭,老潭沟内有落差314米、属全国高差最大的“天瀑”瀑布,还有“幽瀑”、“水晶瀑”、“穿石洞”、“双狮汲水”、“孔雀开屏”等景观;小寨沟内的泉瀑有“珠帘洞”、“白蛇出洞”、“苍龙戏珠”、“凤尾串珠”、“灵龟吐珠”等;温盘峪内有“白龙瀑”、“黑龙瀑”等。

因大气降水是云台山的主要水源,造成区域河流的时令性、间歇性,该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50毫米 。谷地内各类水景,主要是靠大气降水补给,一般来说,每年仅有5-6个月有水,大雨则大水,小雨则小水,无雨则无水,对以水为景观的景点很不利。远不能满足旅游开放和游人观赏的要求。

在风景区的子房河中下段修建的马鞍石水库,其大坝下游有部分水流进入温盘峪,在温盘峪下游河段变为干谷,只有在降水量大的年份(如1996年)河流径流量增大,干谷内才有洪流流出山口。 (3)地下水

本区的含水层主要是寒武系和奥陶系的石灰岩、白云岩,隔水层是寒武系页岩及震旦系石英岩状砂岩。以黑龙王庙断层为界,可分为南北两个水文地质单元。 断层以北,地下水在上部含水层中,向沟谷方向渗透,迂到泥质灰岩形成的隔水层后,以泉的形式出露地表。因此在云台山各景区的山间和峭壁上都有出露的泉水。目前,马鞍石水库、林场及山区内分散的村庄,基本上采用山上常年不竭的自流泉作为饮用水源直接饮用。而子房沟内的老潭沟、小寨沟,更是大量山泉集中分布的地带,分挂在峡谷峭壁之上的山泉,构成了子房沟内的山水美景。

在断层以南,地壳相对下降,使隔水层深埋在地下,地表为奥陶系透水层,大气降水及上游来的地表水流入本区,很快渗入地下,使地表水缺乏。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