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019新版教材)

(1)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学生填空:日日晴),学生自主阅读给人以之情(喜悦)。(板书:梅黄一日日晴) 的过程就是理 (2)读第2句“小溪泛尽却山行”,说说这句话写了什么? 解感悟的过(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板书:溪—泛、山—行)“却”在这里是“再”的意思。 (3)哪句话是写作者沿途所见?(出示3、4句)想象交流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不减”“添”分别解释成什么?(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添:增添)(板书:不减一添) 正当诗人有些失望的时候,却看到树上黄鹂的美丽,听到其叫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齐读后两句。 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填写后两句。 绿阴不减来时路,(不但) 添得黄鹂四五声。(而且) 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增强语感,增加积累,真切地感受到古诗所描写的意境,说出了诗人的惊喜心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分工读) 受到美的熏4.带着喜悦之情配乐诵读。 四、图文对照,熟读成诵 1.看图读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2.指名带着感情配乐诵读两首诗词。 3.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4.在齐诵本诗。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26生字田字格课件)梅 溪 泛 减 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声字结构规律识记:梅 溪 泛 减 形近字比较:海一梅 喊一减 眨一泛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梅 溪 泛 减”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提醒学生注意: 陶。】 “梅”右下的“母”笔顺是:竖折/竖弯,横折钩,点,横, 点。 “溪”右边是“爫+幺+大”。“泛”的最后一笔是捺,要写得平一点,长一点。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板书设计】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黄——日日晴 溪—泛、山—行 不减——添

2.燕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伶、俐”等10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散、杆”,会写“拂、聚”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重点难点 1.着重观察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停歇时的情形。体会燕子的可爱、活泼和“我”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2.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湖面、稻田;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燕子的。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伶、俐”等10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散、杆”,会写“拂、聚”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燕子,了解春天的特征。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课时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1.(课件出示2)出示放大的燕子彩图。提问:谁能介绍一下有关燕子的情况?(燕子是候鸟,春天从南方飞到我们这儿来。燕子的特点:翅膀很长,尾巴象张开的剪子,背部的羽毛动学生的生活是黑色的,肚皮上的羽毛是白色的。常在屋檐下衔泥做巢居住,体验,激情导捕捉昆虫。)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燕子)。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1)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燕子的? (2)本文写出了小燕子的什么特征? (3)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小燕子的?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课件出示3)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课件出示4) 吹拂 聚拢 形成 横掠 偶尔 飞倦 伶俐 荡漾 闲散 纤细 木杆 几痕 翼尖 ..指名读这些词语,注意多音字“散 杆 ”的读音: “散”在这里读“s?n”,另外还有一个读音“sàn”,组词为“分散”;“杆”在文中读“gān”,还有一个读音是“g?n”,组词为“一杆枪”。 5.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5:生字田字格课件:) 拂 聚 凑 集 纤 形 掠 偶 尔 沾 倦 痕 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